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杨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对杨木囊蛾Cossus cossusL.的致病力较强,其毒力随着龄期的增大而下降。从每虫1000~5000条线虫接种中龄组的杨木蠢蛾幼虫,随着剂量增加致病力增强,并在25℃条件下毒杀效果最好。以每毫升5000条线虫的浓度防治林间杨木蠹蛾,防治效果优于敌敌畏。  相似文献   
2.
一、测定方法采用室内常温水培杨树带叶枝条饲养幼虫的方法。罐头瓶内装水,用厚纸将瓶口盖好,再将事先量好叶片面积的枝条插入瓶内,用玻璃罩将枝条罩上,按不同虫种在玻璃罩内放一定数量的幼虫,常温常湿下饲养。根据叶片失水及害虫死亡情况,及时更换枝条,保枝条新鲜。3—5瓶为一组,每个虫种8—10组。用方格纸法记载各虫令取食叶面积,至幼虫化蛹为止。然后分别虫种统计各  相似文献   
3.
杨扇舟蛾发生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基础上,对杨扇舟蛾进行了发生期预测,其方法是在到达始盛期、高峰期标准时,分别加上该虫在当地卵的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4.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udinger 是我区杨树主要害虫之一,在德龙岗上的几个林场经常发生,危害较大。多年来,采用化学防治,收到一定效果。但是,由于连年使用化学林药,使该虫失去了自然控制力。近几年来采取喷洒苏云金杆菌的防治方法,效果很好,只是常量喷洒用水量较大,大面积防治运水较困难。为寻求节水途径,又对人畜无害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是白城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多年来,间断性地多次局部成灾,影响林木生长,经济损失较大。一九七四、一九七九、一九八○、一九八一年,在镇赉县莫莫格林场、大安县安广林场,该虫断续表现出短周期性发生,每次发生面积均在3,500亩以上。为了掌握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变化及其原因,调节种群数量,控制为害,我们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了该虫自然种群数量消长的探讨。杨扇舟蛾自然种群数量消长,主要是研究生殖力、死亡力。生殖力方面,作了蛹重与雌蛾率的关系;每年各世代雌蛾平均产卵量等方面的研究。死亡力方面,研究了种群各世代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危害指标为制定防治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确立了杨树人工纯林三个品种的叶面积与胸径回归方程式,并规定了以每平方米叶面积载虫量为虫口密度单位。确定了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受害允许水平为失叶40%,并测定出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杨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e和黑带双尾舟蛾Cerura uinula felina(Butler)的食叶量,确定它们的危害指标为每平方米叶面积载老龄幼虫量分别为16、11、28、7.6和5头。  相似文献   
7.
1986年至1987年我们在吉林西部杨树害虫天敌资源调查过程中,以大安县安广林场、大岗林场和白城市苗圃为基点,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各虫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初步观察几个优势种天敌昆虫的部分生物学特征,现整理于后,供  相似文献   
8.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对人畜安全,无残留毒性,在环境中能生物降解,对害虫天敌无影响,施药量小,防治成本低,是目前取代有机氯杀虫剂的一种十分理想的选择性药剂。为了探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地面试验的基础上,于1986年6月4—14日进行了飞机低容量喷洒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试验,作业面积3,270公顷,取得较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9.
柳毒蛾(Leucoma salicis L.)是吉林省西部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在前郭、大安、长岭等县连续发生为害,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该虫,于1982—1985年,对其为害指标进行了研究。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二) 研究途径柳毒蛾为害指标的研究,包括三部分工作,即测定杨树人工林叶面积;测定该虫平均取食量;测定杨树受害失叶量,以确定受害允  相似文献   
10.
分月扇舟蛾危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月扇舟蛾在白城地区一年三代。各代幼虫食叶面积;越冬代为1690cm~2,第一代为138.8cm~2,第二代为111.3cm~2,杨树人工林的受害阈限为失叶40%,建立了杨树人工林叶面积回归方程式,计算出每平方米叶面积食去40%的老龄幼虫数量,越冬代23.7条/m~2,第一代28.8条/m~2,第二代35.9条/m~2,为危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