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较好的绿肥作物,国内外资料报道,洋油菜(即一种甘蓝型油菜)作为棉花的前作,可减轻枯萎病的危害程度。对此,于1983~1984年,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油菜压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生长发育周期长、株体大、呼吸强度高、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病虫害种类多的作物,因此受不良环境因素干扰的机会多,频率高、程度重,工农业公害导致棉花病害普遍而经常的发生,甚至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黄萎病菌生长缓慢,使用普通方法作带菌分析,常因镰刀菌茂密生长而不易看到,仇元等的种子检验法操作程序复杂,我们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由于病原菌能以棉籽上生活,如果具备一定温湿度,利用种子内的养分使其生长估计有一定的可能性。据此我们设计了用流水直接冲洗棉籽、湿室进行培养的方法。试验方法:1963年4月22日取1962年在当地采得的黄萎病株种籽50粒,放入500毫升三角瓶中,瓶口用纱布罩紧,流水(系用本所自流井)冲洗24小时后,放入无菌室内,再用灭菌水振洗三次,以备接种。  相似文献   
4.
晋南地区棉苗黑斑病在1963年至1964年大流行,由于来势猛,发展快,死苗集中,造成了严重的缺苗现象,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为此,我所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初步探明了棉苗期病菌和棉苗营养的动态,明确了棉田地面撒施石灰是简便、有效、安全的防治措施。 一、初侵染来源:在调查中,清楚地看到病情轻重与茬口有关,新茬轻,老茬重。黑斑病菌  相似文献   
5.
棉蚜天敌——一种外寄生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九七六年五月中下旬棉苗2—3片真叶阶段,由于蚜虫猖獗,普遍卷叶,但在永济县任阳、于乡、清华等公社沿中条山一带的一些棉田,叶片舒展,长势茁壮。原因可能与当时棉苗上发生的微型外寄生螨(以下简称寄生螨)有关。为了验证此种螨类是否蚜虫的天敌资源,六月份在上述有关地方进行了田间调查和系统观察,初步证明棉蚜是寄生螨的食源,寄生螨是棉蚜的外寄生天敌。一、田间调查棉蚜发生的多少,危害的轻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为了观察寄生螨对蚜  相似文献   
6.
一棉花枯萎病我所对覆盖棉田枯萎病消长规律进行了多年的观察与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田与露地相比,枯萎发病始期早,前期病情重,病害起讫时间短,总的病情轻。露地虽发病刚间较晚,但以后病势增长快,发病停止时间  相似文献   
7.
棉花枯黄萎病是两种毁灭性病害,其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棉花由露地改为覆盖栽培后,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其病害消长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近年来一些地方反映,病田覆盖后对病害有一定的减轻趋势。针对此问题,我们于1983~1985年,以覆盖为处理、不覆盖为对照,进行了不同生态条件下覆盖对病害作用的横向研究和同一生态条件下覆盖对病害作用的纵向研究。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上重要的土壤传播病害。棉花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此病害的基本措施。目前,在重病区种植抗病品种的一些地方出现了病害衰退现象,表现在抗病品种连茬种植后,抗病品种本身病情逐渐轻微和连种抗病品种几年后、换种感病品种病情也大为减轻。如我省曲沃县安居大队是棉花枯、黄萎老病区,从1965年起到现在一直种植抗病品种,病情程度由只能种抗病品种到能种耐病品种;由耐病品种病害普遍发生到几乎看不到病害症状。绛县西晋峪大队1972年前由于此两种病害普遍猖獗,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计划面积。经种抗病品种2—3年后改种常规品种保苗率基本达到了一般大田密度要求。我所棉花枯、黄萎病圃13亩从1973年以来,其中  相似文献   
9.
柽麻是山西棉麦集中产区主要速生豆科肥效较高的夏季绿肥作物.枯萎病由土壤传播系柽麻的毁灭性病害.1981—1982年通过对此病害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测定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有Fusarium udum Bult.var.crotalariae和F.moniliforme两种.其中以前者致病力、寄生力较强,是造成柽麻生长初期、中期病死苗的主要因素.虽然F.moniliforme对生长初期、中期的柽麻致病力较弱,但由于它地理分布广、繁殖速度快、腐生性强,因此,柽麻花荚后期如逢淫雨多湿,以致加重病害程度,影响柽麻留种.在病害的防治上,除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外,还应加强其它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