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的沙拐枣灌木荒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沙拐枣属(Calligonum)植物为建群种或共建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是亚非荒漠区中一类很独特的植被,它在新疆南北的荒漠中也广泛分布。这种灌木荒漠以其独特的生活型、外貌特点和薪柴、饲用、固沙、蜜源等经济特点,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行过不少分类学、生物生态学、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它的群落类型学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却研究得不多。我们根据多年的野外考察资料,把这方面的问题整理成文,报道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山现代植物区系和植被形成的历史,目前还难以深入研究,因为古植物学资料很少而且零碎,只有古生代泥盆纪和石炭纪蕨类的化石还比较完整。众所周知、天山最初是形成于古生代。根据以煤为主要形式保存的化石,可以提出这一山地古老的植被特点。实际上它和古生代大陆其它地区的植被差别不大,也主要由树状种子蕨、木贼和石松等组成。它们的化石残片采自中亚的很多地点,包括北天山。至于中生代的植物区系,暂时还未发现化石。但是在邻近吉尔吉斯山系的赛里达尔卡拉套山地,采到过上白垩纪的化石,有多种悬铃木、核桃、栎、楤木、柿子、月桂、檫木、马  相似文献   
3.
1 新疆草地资源在我国和新疆农业自然资源中的地位新疆是我国的第二大牧区,其畜产品的毛、皮革、肉、役畜、军畜等,在我国尤其是新疆的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6年,国家即委托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庞大的综合考察队,对新疆的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其结果是在60年代初提出了水土草林等一系列的资源数据及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的意见,其中的草地资源毛面积8  相似文献   
4.
碱茅草地上生物量的分布和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茅草能降低盐渍化土壤表层的含盐量,营养价值高。通过对它地上生物量的测定,证实碱茅草不仅具有耐牧性,也是一种较好的刈草场种类。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部地区分布有一定面积的草原,这一事实已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家、土壤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所公认。但是关于这一草原的类型学和发生学、它的空间分布范围以及它是水平地带性植被抑或是山地垂直带结构的一部份等,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至今意见未获统一,甚至分歧还相当大。考虑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新疆的植被、土壤、农业等专业的区划及综合自然区划有着重要意义;甚至对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草原区下级分区单位的再划分,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利用多次考察获得的资料及前人工作的结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另外,我们也准备对这一地区草原的开发利用和改良建设问题提一些原则性意见。鉴于这一问题在新疆植被研究中难度较大,本人水平又有限,所以在资料的取舍及观点的阐释方面都可能有不妥甚或谬误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我曾建议根据世界上两个最大荒漠的名字(撒哈拉和戈壁)把亚非荒漠区称之为撒哈拉戈壁荒漠区。它可以分为三个亚区:亚洲中部亚区、伊朗——吐兰亚区和撒哈拉——阿拉伯亚区(拉甫连科,1960,1962,1964)。埃格(1931——1932)把最后这个亚区称为撒哈拉—新德斯克区。除了撒哈拉和阿拉伯北部外,他把伊朗南部、印度河下游也归入这一亚区。索哈里(1963)把伊朗南部划入古热带苏丹荒漠区,而建议把撒哈拉—戈壁荒漠区西部地带称为撒哈拉—阿拉伯地区,我本人把这一地区视为亚区级。关于亚洲中部和伊朗吐兰亚区各部份的植物地理学区划问题,已发表了许多著作,所有的植物地理学区划方案,都简短地论述了所划分的分区单位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草原区划是农业区划工作的一部分,是在较大范围内对草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专业化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基础。以前,我国仅在个别地区进行过一些零星的工作,积累经验不多。当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草原资源的调查。调查工作结束后就会接着开展区划工作。为了借鉴有益的经验,特请张佃民、毛祖美同志译出此文以供参考。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一些草原工作者在干旱地区的草原区划工作中,除了重视草原的自然条件外,还十分重视培育、利用和供水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原区划同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诸特性的区划密切相关,因为天然草原的质量及其改良措施首先决定于自然条件。全苏饲料研究所采用的天然草原区划方案便是在自然带的范围内再划分自然地区,自然州和自然小区。自然地区是自然带的一部份,它是多种自然条件的综合体,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土地和牧场资源的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前言罗布泊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着亚洲中部最独特的自然条件,历来为国内外的旅行家、探险家和科学考察工作者所响往。先后到过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的有普尔热瓦尔斯基(1876—1877)、斯文赫定(1900—1901,1928),斯坦因(1906,1914)、陈宗器、黄文弼、何勒(1930—1931)等,他们都写过关于本地区某些自然特点的论文或报  相似文献   
10.
新疆植被区划的新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根据近年来获得的新资料、新观点,依据标准地境上的植被类型以及地带性原则,对新疆的植被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草原区中,新疆北部草原的范围有所扩大;而在南部,经比较研究认为:这里不存在水平地带性的荒漠带,而发育着地带性的高寒草原,并为欧亚草原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荒漠区中,把准噶尔盆地和苏联的哈萨克斯坦联合成一个独立的荒漠亚区。新疆荒漠的其它部分则仍属于亚洲中部荒漠亚区。从而将亚非荒漠区划分为四个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