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3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2—3代类型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与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有关的因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卵块密度作为警戒指标、幼虫密度作为防治指标的新概念,建立了防治指标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按照卵块密度作为危害警戒指标,既可避免盲目的防治、节省经费开支,又能有效地控制虫灾、收到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脱皮而死亡。近几年来,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已逐步推广应用。为探讨灭幼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于85、86年,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幼虫进行了大田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桂林地区有马尾松面积590万亩,20年来松毛虫发生面积累计达730万亩,使46万亩林木枯死。防治工作也连年不断,1963—83年两次大发生期间,防治面积共350万亩,用农药937吨,耗资230万元。 以往的防治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脱皮而死亡。在马尾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如何选择好化学农药,是本项试验的目的。根据两年的试验结果,采用灭幼脲Ⅲ号,每亩用量按有效成分6—10克,在10~15天内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苏脲Ⅰ号比灭幼脲低20~30%;若每亩加入2.5%溴氰菊酯1克混用,可起增效作用,比单用灭幼脲同时间内高40~50%;同时对马尾松毛虫幼虫、蛹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