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水稻品种小青抗三化螟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水稻品种抗螟害的研究,国外早在五十年代日本的石井、平野(Ishii andHirano,1959)等[3]通过生化分析,证明了蛋白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有利二化螟幼虫的生长发育。随后(1962年)证明从稻株中分离出的苯甲酸和水杨酸对二化螟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日本学者宗象(Manakata,1959)从稻叶吐水中分离出一种引诱二化螟的化合物——稻酮(oryzanone)。硅酸(二氧化硅)一直被认为是抗二化螟害的重要因素(笹本馨1958,Pathak 等1967)。对水稻抗三化螟害的研究,虽然印度、泰  相似文献   
2.
广东供港菜区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测定了广东不同菜区小菜蛾对常规有机化学农药及微生物杀虫剂Bt制剂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深圳,东莞,惠阳等供港菜区小菜蛾对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与广州菜区小菜蛾的相近或稍强,而对Bt制剂的抗性则是供港菜区明显高于广州内陆菜区。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野生稻种质资源对褐稻虱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野生稻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些系统兼抗多种水稻病虫等特异性状,培育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野生稻研究组在全省范围内收集了一批野生稻种质资源,作者于1981—1986年对这批资源进行了抗褐稻虱试验,以便从中找出抗褐稻虱的抗性材料.用于水稻的抗虫育种。  相似文献   
4.
作者首次报道了我国部分地区小菜蛾对Bt制剂的抗药性问题,华南、广州、深圳一带小菜蛾对Bt制剂的抗性比扬州小菜蛾强10~25倍,平均17倍,而泰国曼谷小菜蛾的抗性又比华南的抗性小菜蛾增强40%左右。抗性小菜蛾对H1、H3、H5、H74个常用血清型的参试菌株均较敏感;试验结果还表明,小菜蛾在Bt与化学农药之间无交互抗性。Bt与化学农药复方制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防效,已在深圳、广州等地示范推广死亡率达81.5~90.9%。对防治抗Bt害虫的对策本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稻区黄毛鼠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采用大样区对水稻受害前黄毛鼠密度与水稻受害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0.998。根据防治费用、稻谷产量与价格、灭鼠效果综合考虑,经济系数为2时,稻谷产量允许损失为1.64%,植株允许受害率为1.23%。水稻受害前的防治指标为4.1%-6.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