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榆树县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9年,经157万亩大面积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冶玉米螟的结果表明,当玉米田间螟卵发生初期和盛前期,以每亩1.1~1.5万头,分两次放蜂,卵粒寄生率为58.1~79.4%。放蜂区比未放蜂的对照区可降低被害株率41~64.4%,平均百株螟虫可减退66.6~85.9%,有效地控制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每亩可挽回损失34.7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已列为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防冶玉米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胞分裂素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能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并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我们于1988至1989年从植保所引进,在水稻上进行了试验、示范1000多亩,一般提早成熟3-5天,浸种处理的平均增产11.75%,灌浆期再进行两次叶面喷洒的,平均增产16.74¥%。  相似文献   
3.
钾、硅肥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施钾、硅肥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和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植株代谢的影响,以及硅、钾肥与氮、磷肥配比施用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一、钾、硅素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用含有100、200、300、400、500ppmK_2O和10、20、30、40、50ppm可溶性SiO_2的PSA平板培养基,定量接种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三种病原菌。结果表明,各个浓度的钾和硅对三种病原菌生长均表现有促进作用,其中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榆树县玉米种植面积,近几年稳定在220万亩左右,约占全县粮豆面积的60%。由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杂交种抗螟能力低,因而,连年受玉米螟危害。据调查,一般轻发生年减产5—7%;中发生年减产10—15%;大发生年年减产18—25%。因此,控制玉米螟危害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