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斑叶蝉种群对葡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斑叶蝉种群增大,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之增加;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降低。试验表明高密度的斑叶蝉可对葡萄造成相应的危害,葡萄自身可通过一些途径进行防御。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供新疆番茄在不同氮素下对龙葵竞争作用的理论依据,采用化感-竞争分离(ACS)法,研究番茄与龙葵间的生物干扰和资源竞争作用。在加工番茄与龙葵共生系统中,随加工番茄氮素营养水平的逐渐降低,龙葵所受到的生物干扰整体上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龙葵的生长受到阻碍,使得番茄对龙葵的抑制率提高。在加工番茄与龙葵共生系统中,在氮胁迫(资源短缺)下,加工番茄主要采用通过其化感作用的提高来抑制其伴生杂草生长的生存策略。当资源短缺(如供氮水平为0.8 mg/L)加剧了生态位竞争时,加工番茄对其伴生杂草的抑制作用增大,相应的抑制率也提高。对于加工番茄而言,它们具有化感作用,但竞争行为有所不同,无论外在环境资源是否丰欠,均表现出生物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甲哌鎓对棉花表皮蜡质沉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新陆早55号’棉花为试材,将甲哌鎓按有效成分0、4.5、7.5、10.5和15.0 g/hm2的剂量分别喷施于叶面,于施药后1、4、7和12 d分别测定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表皮蜡质含量及12 d内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结果表明:于叶面喷施甲哌鎓后,棉花叶片光合速率、表皮蜡质含量及SPAD值与甲哌鎓浓度、处理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性。4.5与7.5 g/hm2的甲哌鎓处理可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并且持续期较长;SPAD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甲哌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随之增加及叶色加深;4.5 g/hm2甲哌鎓处理更利于棉花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蜡质、光合速率、SPAD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与蜡质、SPAD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蜡质的沉积及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棉花叶片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白粉病和斑叶蝉共同危害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感染白粉病后不同斑叶蝉种群对葡萄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当感染白粉病后随虫口密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随之增加,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复杂.[结论]感染白粉病后,斑叶蝉危害给葡萄造成损伤,葡萄自身也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适应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讨饥饿胁迫条件下有翅与无翅棉蚜体内能量物质的差异,旨在为研究饥饿胁迫对有翅棉蚜与无翅棉蚜的代谢机制提供依据。基于棉蚜正常取食棉花,分别测定饥饿胁迫条件下有翅成蚜与无翅成蚜的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总脂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分析饥饿胁迫下棉蚜有翅成蚜与无翅成蚜的代谢差异。结果表明,(1)棉蚜有翅成蚜饥饿组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分别为1.40~2.06、0.57~1.10、0.67~1.00 mg/20头,取食组分别为1.63~2.06、0.90~1.10、0.57~1.00 mg/20头,取食组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整体高于饥饿组,饥饿组的含水量高于取食组;饥饿组可溶性糖、总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1.21~17.75、19.18~28.95、12.51~19.29μg/mg,取食组分别为13.67~17.75、28.30~32.23、13.77~19.29μg/mg,取食组大于饥饿组。(2)棉蚜无翅成蚜的鲜质量、干质量和含水量与有翅成蚜结果相类似,饥饿组分别为1.43~1.67、0.43~0.90、0.63~1.03 mg/20头,取食组分别为1.47~1.70、0.53~0.90、0.70~1.00 mg/20头;棉蚜无翅成蚜饥饿组的可溶性糖、总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37~13.72、15.24~27.16、14.83~19.49μg/mg,取食组则为8.91~13.72、26.70~29.45、15.21~19.49μg/mg,取食组大于饥饿组。说明在饥饿胁迫下,有翅棉蚜较无翅棉蚜更能适应饥饿胁迫,可能与其迁飞或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