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宁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宁镇扬低山丘陵区。境内以冲积地、圩田为主,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本区粮改菜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00hm2发展到现在9333hm2,年复种面积2.67万hm2,年产值达3亿元,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然而,蔬菜病虫的发生为害,严重影响着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1995~2001年我们对蔬菜主要病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意在探索新改菜区病虫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使病虫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1主要病虫…  相似文献   
2.
1 现状江宁县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紧靠南京,属宁镇扬低山丘陵区,境内温光水资源充裕。近两年来,全县蔬菜生产发展较快,总面积已达6.15万亩(667m2),仅种菜一项就给农民增加收入1.8亿元,占农业商品总产值的19.8%,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县蔬菜产销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发展高新蔬菜、创汇蔬菜仍存在差距,也面临新情况、新形势的严峻挑战。一是生产规模小。我县蔬菜生产仍以小面积、分散型为多,无论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是商品率都不高,也无品种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产销难衔接。目前我县蔬菜销售大…  相似文献   
3.
20%灭虫神是“九三”南京农科委研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低毒安全等特点。为了摸索灭虫神对菜青虫不同龄期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1997年我们在江宁县东山镇章村队蔬菜队和雨花区西善园艺场进行了试验,取得显著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 1、20%灭虫神乳剂(“九三”南京农科委供) 2、0.1%克螨灵可湿性粉剂(南京保丰农药厂) 3、5%氯氰菊酯(徐州铜山农药厂) 4、5%多虫净(江苏农药研究所) 5、48%乐斯本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二)试验处理、小区设计及调查方法 1、试验处理 (1)防治1-2龄幼虫试验 江宁县供试作物为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PluellaXylostellaL.)的防治是当前蔬菜生产上的难题。本研究组在1996、1997两年进行了20%灭虫神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通过大量的室内、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对防治小菜蛾有特效,尤其是对大龄幼虫有很高的防效,防治效果高达90%以上;2.具有特快的击倒作用,比国内常规农药快5~7d,比进口农药抑太保等快3~5d;3.毒性极低,经省卫生防疫站检测,大白鼠口服L(D50)=2710mg/kg。4.防治成本较低,一般与国内外农药相比可节约农本36%~54%,亩投入与产出比为1:56。20%灭虫神是目前防治小菜蛾的首选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期使用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1.80~2.25 L·hm-2防治稻褐飞虱2次,其速效性、持效性均明显好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处理。  相似文献   
6.
7.
研究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不同剂量、用药次数对大田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及持效期,为该药防治稻飞虱及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 250 mL/hm2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期。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2250mL/hm2,在水稻灌浆期喷施,可将大发生的褐飞虱控制在防治指标(500头/百丛)以下,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则超过了防治指标,这说明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年份,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的控防效果明显优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是防治水稻褐飞虱的主要药种,其防效在褐飞虱一般发生年份是值得肯定的,而30%乙虫腈.毒死蜱悬乳剂在田间防效试验上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说明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更大,特别是与吡蚜酮及其复配制剂的轮换使用上。  相似文献   
8.
稻象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象甲是我区水稻苗期主要害虫.目前对稻象甲的取样调查,尚缺乏较符合实际的方法.为此,我们于2006年7月成虫危害盛期,在粳稻田调查了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且进行了抽样技术及理论抽样数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Liremyza Satiuae Blanchard)是国内检疫性害虫,近年来,扩展蔓延很快。1995年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在我县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1997年在架、地四季豆上大发生、据调查,露地架四季豆植株为害率100%,叶为害率44.2%,大棚地叫季豆百叶虫量277.9头,株、叶为害率均为100%。其林镇农枝站调查300亩四季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严重田块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脱落,使产量造成很大损失。 为了控制美洲斑潜蝇的为害,1995—1997年我们对美洲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室内观察和田间试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螨虫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