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根据前期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明确了深绿木霉中7个敌敌畏耐受相关ABC转运蛋白,其中TaPdr2基因是在短时间内对敌敌畏胁迫应答最为明显的一个基因。本研究通过简并引物同源克隆,在深绿木霉T23中克隆出TaPdr2基因,并对其全长序列进行了测序;明确了其外显子序列和内含子序列;构建了TaPdr2的系统发生树,发现深绿木霉TaPdr2与木霉属其他种PDR5亚家族ABC转运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预测TaPdr2蛋白的ATPase及部分跨膜结构域序列相对保守且具有11个跨膜结构域;通过构建TaPdr2的敲除载体pC1300qh-F,为后续研究TaPdr2蛋白对麦角甾醇和鞘脂类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三裂叶豚草对大田旱生作物的危害表现,利用添加系列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肥力条件下,三裂叶豚草不同密度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长季中,三裂叶豚草对大豆的株高、分枝生长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突出表现在大豆的生长前期,在分枝期,未施肥条件下混生种群各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高于大豆单生种群。分枝数和分枝长度变化规律与株高相反,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另外,在混生种群施肥条件下大豆的株高反而低于未施肥条件下各处理,表明三裂叶豚草不仅在光竞争中对大豆存在抑制作用,在争夺水分、肥料方面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均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学中竞争的理论,探讨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的变化情况.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除草剂处理,副区为三裂叶豚草密度处理.三裂叶豚草密度设0,8,32,48株·m~(-2)共4个处理,分别用D0、D1、D2、D3表示,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在结英期施除草剂条件下,处理D0最大,达103.49cm,与未施除草剂下差异不显著;大豆生物量的表现为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英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化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分枝数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到除草剂和自身密度的共同作用,各个时期施除草剂条件下株高和分枝数均显著低于未施除草剂条件.三裂叶豚草叶重与茎重变化规律相同,都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除草剂能显著抑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大豆的生长受来自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