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不同灌溉对象在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灌区水量供需变化进行分析,提出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增效的措施建议,为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长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定量地研究了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蜂蜜等4种补充营养物对柑橘凤蝶卵成熟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充蔗糖、果糖和蜂蜜水的雌虫孕成熟卵量都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其中补充蔗糖的雌虫孕成熟卵量最高;(2)不同的补充营养物对雌虫孕亚成熟卵量和未成熟卵量的影响不显著;(3)饲喂蔗糖、果糖和蜂蜜的雄虫寿命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果糖的雄虫寿命最长;(4)饲喂添加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蜂蜜水的雄虫寿命比仅饲喂蜂蜜水的雄虫短,当NaCl溶液浓度为0.001 mol/L,0.1 mol/L和 1 mol/L 时,雄虫寿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饲喂0.001 mol/L NaCl溶液的雄虫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烟粉虱对不同番茄品种的适生性差异,于温室条件下采用生态测定和生化方法,研究了Q型烟粉虱在不同番茄品种上的生物学参数及不同番茄品种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的差异,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Q型烟粉虱成虫对不同番茄品种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Q型烟粉虱在供试5个不同番茄品种上的存活率、产卵量及种群生命表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存活率、产卵量、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均以在绿肩2号上最高,分别为80.43%、314.00、42.21和0.12,在精品淑娇上最低,分别为41.58%、93.33、12.05和-0.10。不同番茄品种的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以绿肩2号最高,分别为4.13、2.50 mg/g,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金陵红玉最高,分别为9.60、9.04 mg/g。行为反应结果显示Q型烟粉虱对绿肩2号的选择性较强,与苏红2003相比,选择率为61.5∶38.5;对精品淑娇最弱,与绿肩2号相比,选择率为41.3∶58.7。  相似文献   
4.
Q型烟粉虱对20个茄子品种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茄子不同品种对Q型烟粉虱抗性水平的差异,在室内条件下即温度为(26±1)℃、相对湿度60%~80%、光周期L∥D= 14 h∥10 h,研究了Q型烟粉虱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及不同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品种对Q型烟粉虱成虫选择性、产卵趋性及卵成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影响显著。在供试的20个茄子品种中,Q型烟粉虱成虫的选择性和产卵趋性均以‘增丰巨茄’、‘引茄1号’、‘原种紫长茄’最强,‘淄博长茄’、‘海南野茄’、‘紫罐茄王’最弱。卵成虫的发育历期以‘海南野茄’和‘阳春三月茄’上较长,显著长于‘紫红长茄’、‘快圆茄’、‘原种紫长茄’。卵成虫存活率以‘海南野茄’、‘原种紫长茄’、‘紫罐茄王’较低,显著低于‘增丰巨茄’、‘三月茄’、‘引茄一号’、‘特早紫圆茄’。综合分析,从20个茄子品种中筛选出对Q型烟粉虱存在抗性差异的品种为:‘海南野茄’、‘淄博长茄’、‘紫罐茄王’、‘阳春三月茄’为抗性品种,其中‘海南野茄’抗性最强,‘增丰巨茄’、‘引茄一号’、‘原种紫长茄’、‘紫红长茄’、‘快圆茄’、‘三月茄’、‘特早紫圆茄’为敏感品种,其中‘增丰巨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目前农科高年级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矛盾,以农业昆虫应用性课程为例,依据高年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下专业课学习的目的性,将学生划分为科研型、企业型和行政型三个主要类型,提出分类型研究性教学新模式和具体实施措施,评价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和有待商榷的问题,展望了该模式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幼虫密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菜蛾幼虫密度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温度(22±1)℃,RH70%~80%,光周期12L∶12D]对不同幼虫密度[1头.皿1、10头.皿1、20头.皿1、30头.皿1、40头.皿1(直径为9 cm)]饲养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密度对小菜蛾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蛹重及成虫生殖等有显著影响。幼虫和蛹历期均以10头.皿1处理最短,且随幼虫密度增加而显著延长。幼虫至蛹的存活率以10头.皿1、20头.皿1处理较高,显著高于1头.皿1和40头.皿1处理。蛹重以1头.皿1处理最重,并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变轻。不同幼虫密度下羽化的成虫畸形率差异显著,以10头.皿1处理最低,其余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成虫产卵量以1头.皿1处理最高,随着幼虫密度增加,产卵量逐渐下降。雌、雄蛾寿命分别以40头.皿1、10头.皿1处理最长,密度过高时或过低雌雄蛾寿命显著缩短。生命表分析表明,幼虫密度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指数影响显著,以10头.皿1处理种群增长指数最高,幼虫密度过高或过低,种群增长指数下降。因此,幼虫密度是影响小菜蛾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越冬习性及其种群年动态变化规律,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对2014—2015年扬州市杭集镇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的越冬时间、抗寒能力及种群年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4龄幼虫虫态、以韭菜鳞茎内为场所进行越冬,越冬起止时间为12月初至次年3月中旬;越冬之前、越冬前期、越冬中期,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5.5、-6.6和-7.8℃,均低于当地当年冬季的月最低温度-3.5℃,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在扬州市能顺利越冬;单层、双层棚内越冬幼虫的发育进度观察发现,越冬幼虫可顺利发育至成虫,表明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以休眠方式越冬。扬州市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在3—6月、9—11月中旬各有3个高峰,夏季虫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柑橘凤蝶生殖系统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解剖柑橘凤蝶成虫的生殖系统,研究了柑橘凤蝶生殖器官的形态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