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间伐强度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间伐17 a后,蒙古栎林中度区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和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最大;随着间伐强度加大,蒙古栎林分大径材比例逐渐增大(弱度区除外);与对照区相比,各间伐区林分断面积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年中度区林分总收获量最大,弱度区次之。抚育间伐能有效地减少林木枯损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综合考虑,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艾婷婷  姚博 《防护林科技》2013,(1):44-45,49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基本上可分为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和人工营造的同龄阔叶红松林等3种类型。文章对这3种人工阔叶红松林经营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林龄红松施加速效肥,研究肥料对生长及结实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肥料对于红松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要大于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在培养大径材过程中可以适当施肥;施肥对于提高结实量作用较明显,尤其对大龄树木单株提升较多,但从整体林分结实量的提升上,几种林龄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分、养分对树木细根生长动态及周转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土壤水分、养分及二者耦合效应对细根的生长动态及周转的影响研究进展,并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提出未来应加强人工林细根的水肥耦合、不同级别细根对水肥耦合的响应、水肥变化对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生物的影响以及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细根生长与周转水肥耦合效应4个方面的研究,为准确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养分循环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性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是农村稳定的前提。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情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结合10多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实践,重新调整制定了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本文通过对比,梳理政策变化要点,分析研究了平凉市崆峒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原因,并提出崆峒区应当从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意识、加强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等方面使农村土地流转更加规范,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同经营模式对天然次生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等对丹清河林场传统经营、近自然经营和未经营等三种经营模式下的针、阔天然次生林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不同经营模式,林下物种组成不同,植物优势物种有很大变化;(2)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近自然经营模式高于其它两种经营模式,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天然针叶林未经营模式最大,而在天然阔叶林随干扰程度提高而降低;(3)天然针叶林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水平提高而增大,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近自然经营最高;(4)天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着干扰水平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建立狼尾草属(Pennisetum Rich)牧草水分、粗蛋白、木质素、酸性/中性洗涤纤维及灰分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狼尾草属牧草品质预测模型总体优于全光谱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效果。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向传播(BP)网络模型中,6项表征牧草品质指标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均显著低于PLS模型,同时校正集决定系数(R■)、预测集决定系数(R■)显著提高,除灰分含量预测不理想外,其他预测效果均理想。同时人工神经网络的BP网络对于近红外光谱的非线性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其预测模型对于指导狼尾草属牧草品质预测和分级管理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不同密度管理培育大径材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68年生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管理(间伐)对林分生长及大径材出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调整密度能有效促进红松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的生长,缩短大径木的培育年限。但间伐强度过大林分株数减少,降低了林分活立木总蓄积量及大径材出材量,中度间伐红松人工林的大径材出材量最大(243.79 m3·hm-2),其次是强度间伐和弱度间伐,但均高于对照。综合考虑,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以中度间伐效果最佳,68年生适宜保留密度为310株·hm-2。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溶液浸泡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种子后进行发芽试验,统计种子萌发情况,分析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浓度(10~70 mg/L)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增强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减缓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其中以30 mg/L脱落酸效果最佳。较高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抑制冬油菜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间伐对红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程度,该文以本溪县草河口地区70 年生不同间伐强度(对照区、中度区、极强区)的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红松人工林树干径流、穿透雨及林冠截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的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林冠截留都会随降雨强度增加而增加,穿透雨量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加,不同间伐强度的穿透雨率差异显著(p<0.05),树干径流率差异不显著。林冠截留量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小,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冠截留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