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报道了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属的植物头序巴豆(Croton capitatus)在中国的首次入侵纪录,及该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入侵危害和防治措施,澄清了关于密毛巴豆(Croton lindheimeri)在中国归化的错误,以期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鉴定及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弯喙苣属(Urospermum)有2种,原产于南欧、北非和西亚。其中,该属的模式种弯喙苣(Urospermum picroides(L.)Scop.ex F.W.Schmidt)目前已在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南非和巴基斯坦等许多地区归化,我国曾有引种栽培,近来成为宁波地区一种新的归化杂草。本文就弯喙苣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征、传播途径、入侵危害、防治措施进行了报道,以期为外来有害杂草的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并预测其潜在分布区,对区域尺度上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记录的327种外来入侵植物的精准地理分布数据,使用物种丰富度算法分析了该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并评估了其对本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然后采用MaxEnt模型预测了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尤其以广西省的西部和东北部最为严重;(2)在入侵风险区中,有53.15%的区域也是本地植物的保护优先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南部;(3)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西南部与交通要道沿线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要潜在分布区,未来面临较高入侵风险。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南部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防控和监测的优先管理区域,未来还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高适宜潜在分布区,需及时采取措施对入侵风险区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防治以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