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麦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为害损失严重,尤其是撒播麦田人工难以防除,经统计,新沂市每年有30%的麦田因草害损失小麦2成以上,部分田块常因草荒而不得不翻耕改种。从1984年起,连续5年用苯甲(20%苯达松水剂 20%二甲四氯)、苯绿20%苯达松水剂 25%绿麦隆合剂进行防除麦田杂草示范,取得显著效果,1988年示范采用苯甲合剂27万亩,苯绿合剂8万亩占草害发生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由于三麦高产耐肥品种的推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穗蚜问题日益突出。为探明新情况下本地穗蚜发生特点,我们于1982~1984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调查研究。 1.穗蚜种类。根据三年调查资料,新沂县三麦穗蚜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玉米蚜和黍蚜等4种。其中以黍蚜为主,占总蚜量的89.2%;麦长管蚜次之,占7.8%;麦二叉蚜及玉米蚜仅零星发生,两者共占全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两段育秧,因其秧龄长,秧苗旺,二化螟卵块密度大,成为一代二化螟主要虫源田。两段育秧秧苗栽插早,提前封行,又是水稻纹枯病的早发田。在苏北稻区,水稻夏插季节劳力紧张,与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矛盾突出。因此采用“多杀”底施的方法,即将杀虫脒、杀虫双、杀扑隆、多菌灵混合,兑细潮土30~40斤,在稻田耕翻灌水粗耙后,一次均匀撒施,再细耙整平隔日插秧。结果表明,这种施药方法对防治水稻螟虫、纹枯病及稻田莎草等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