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背飞虱是水稻区的重要害虫之一,抗性品种是综合防治病虫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抗性鉴定办法,是选育抗性品种的基础,历年找们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试验计划提出水稻抗飞虱的鉴定办法从1975年起我们以种群数量、分布、活动等特征作为抗性鉴定指标,缩短了鉴定周期,对养虫、采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简化、迅速、准确的办法,可大大加快鉴定工作的进程。现将部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有效积温的测定及其应用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稻二化螟各虫期的起点发育温度,恒温下和田间的有效积温。二化螟卵期的起点发育温度为9.9°±0.5℃;幼虫期的为1.8±1.2℃;蛹期的为10.8°±0.6℃;成虫期雌蛾的为16.2°±0.3℃,雄蛾的为16.1°±0.4℃。二化螟卵期的有效积温,在室内为88.2±2.6日度;在田间,第一代为77.99±6.71日度,第二代为82.92±17.82日度,第三代为92.95±8.5日度。幼虫期的有效积温,在室内为476.5±36.8日度;在田间,第一代为440.5日度;第二代为440.0日度。蛹期在室内为126.9±4.6日度;在田间,第一代为121.8±21.75日度,第二代为131.2±21.42日度。成虫期在室内为79.3±1.4日度(雌)或83.2±3.0日度(雄)。一个世代的有效积温为770.9±44.0日度或774.8±46.9日度。作者就本试验结果应用于发生期预测的方法作了介绍,同时对本文存在问题及今后应注意研究的项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抗二化螟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1983年,作者于长沙进行水稻抗螟筛选鉴定研究。研究表明,多年表现具有抗性较稳定的品种有 B-辐 A、IR40等16个。这些品种有些具有叶鞘紧包,叶舌、叶耳紧贴、茎细硬、脉间窄等外部形态特征。致使蚁螟不易侵入,能侵入的幼虫体型小,发育缓慢,死亡率高,危害轻。  相似文献   
4.
周祖铭  李菊燕 《昆虫天敌》1992,14(3):112-116,107
作者从1973~1991年对稻田蜘蛛进行了生态学研究。拟水狼蛛在田边湿润土和长期有水稻田发生量一般比土壤干燥和湿润稻田多0.42倍及1.35倍。在稻田生长前期温暖高湿(4~6月),适宜于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生殖、生长;后期高温干旱有利于八斑球腹蛛繁殖,拟水狼蛛在温季节,种群发生量随食物量的增加而累积上升。夏初寒潮,气温比历年低5℃以下,伴随暴雨在50毫米以上,草间小黑蛛受到了抑制,下降了35.75%。早春冬作物绿肥、油、麦进行收割翻耕,迁移刊田边的蜘蛛,又进行了三光,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蜘蛛仅4.91%,但潜伏在土室、土缝、石隙中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蛛、食虫沟瘤蛛,受三光的抑制作用较少,能安全迁入早稻田的依次为15.85%、4.98%、3.44%,栖息在土表及植株上的八斑球腹蛛受三光的影响较大,能转移到早稻田仅1.31%。夏末秋初,收早稻插晚稻的双抢季节,蜘蛛由前作早稻田的拟水狼蛛、草间小黑蜘蛛、八斑球腹蛛、食虫沟瘤蛛等依次能迁入晚稻田的分别为34.13%、21.86%、13.29%、1.08%。在稻田栽培期间,栽培早一般比中、迟插田多27.44%及82.85%,中插稻田又比迟插田多82.54%。  相似文献   
5.
近年鉴定表明,表现具有抗性的品种有:A161、辐—JR2863—39—2、IRl3635—38、CK485—6—13—2—1、TKM—6,IRl9735—30—33、培迪选-4等。抗性品种,一般茎细硬,叶鞘紧包。蚁螟不易侵入,侵入以后体型小,个体轻,繁殖率低,死亡多,危害轻。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水稻抗螟的鉴定工作,作者于近年探索了螟虫饲养及大量保存技术、接种虫态及抗性标准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田自然感虫条件下抗性表现在3级以上的品种,需要进行室内外多次人工接虫鉴定才能肯定抗性。以天然饲料饲养幼虫,低温保存卵、幼虫和蠕等方式解决接虫所需虫源。低温保卵又以前期和后期卵更耐低温。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抗二化螟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丹东分离到的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一种致病力较强的毒株。感染三龄幼虫死亡率回归直线方程为:y=2.94+0.46x。Lc_(50)值为3.16×10~4PIB/毫升.设计的长9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繁毒箱,每箱次可繁殖病死虫尸2000余头,含多角体3.2×10~(-4)亿个。三年间经较大面积的防治试验,防治美国白蛾的适宜龄期为2~3龄,应用浓度0.67~1.8×10~7FIB/毫升,防治效果为87.8~99.3%。若与低浓度敌百虫混用,增效5~10%。  相似文献   
8.
周祖铭 《植物保护》1987,13(3):9-10
三化螟是水稻上重要害虫,在目前缺乏抗性品种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然是一项重要措施。螟虫系钻蛀性害虫,给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以水稻穗期在发育过程中,与稻螟危害的关系较复杂,给药剂防治穗期螟害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因此,作者从1958—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筛选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就国内外水稻品种资源共2595份对白背飞虱的抗性进行了鉴定。国内品种资源,高抗的有:698、安农769-2等3个;抗级的有:176393、安农769-6等5个;中抗的有:32选5、765等11个。国外引种,高抗的有:库鲁抗德拉韦布拉、IR289-98-2-3-2-2等3个;抗级的有:IR28、GBESAMBA48、Merak等11个;中抗品种有:IET5120、Kahatasamba、IR30、BKN6809-74-10、IR2053-241-3-2-3等28个。白背飞虱取食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显著地低于感虫对照品种,并且个体小,发育进度缓慢,后代群体密度亦比感虫品种低,说明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机制属抗生范畴。  相似文献   
10.
从1977年以来.将2541份水稻品种,于5至10月(旬平均温度20.7°—31.2℃)室内进行苗期群体和单株接虫鉴定,以及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并分早、晚两季鉴定褐稻虱、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