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频振式杀虫灯诱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隆皓"牌频振式杀虫灯的诱虫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杀虫灯的诱虫效果较好,在管理上优于其它普通杀虫灯,具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主要农药对黄瓜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药害是指施用农药不当而引起植株产生的各种病态反应,常常表现为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农药药害成因相当复杂,既包括农药使用不当,也有因特定条件如气候条件造成的药害。本研究以黄瓜为对象对农业生产上主要常用化学农  相似文献   
3.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生态系统、生活环境、本地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藻类等,传播途径干变万化,常令人防不胜防.因此,预防和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确保生物安全,制订有效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绿颖防治瓜类白粉病的田间药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象山县瓜类主要病害之一,通常在瓜类生长中后期发生较多,流行迅速.发病严重时,造成瓜类叶片干枯,乃至成批枯死,尤其在大棚中更为严重.为了筛选防治瓜类白粉病的无公害绿色环保药剂,于2004年对绿颖防治瓜类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宁波等浙东沿海地区呈现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发生主要原因是受水稻品种、气候条件、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密度和带毒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几年的摸索、研究以及推广,基本控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简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宁波市“三品一标”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总结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在田间应用的诱捕效率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用不同稳定剂和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芯进行田间诱捕效果的评估。结果表明,测试性信息素诱芯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雄蛾有显著的诱蛾作用;利用黏胶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高于夜蛾类干式诱捕器。诱蛾量反映了田间的种群消长规律,有望应用于稻纵卷叶螟的测报。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育对超级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共育对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稻鸭共育对稻田稻飞虱和天敌蜘蛛数量具有较大影响。与不养鸭的稻田相比,稻鸭共育后20d和50d,稻飞虱数量减少45.93%和66.83%;稻鸭共育还增加了稻田害虫天敌蜘蛛的数量,稻鸭共育田平均每百丛稻的蜘蛛数量分别是不养鸭稻田的1.59和1.60倍。此外,稻鸭共育还提高了稻田经济效益,稻鸭共育田比对照田经济收入要高2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二化螟在宁波市水稻上逐年加重发生。为明确纳米水性制剂(以下简称“纳米农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在二化螟防治适期,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传统制剂和纳米制剂、乙多·甲氧虫、乙基多杀菌素、四唑虫酰胺共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纳米制剂施药14 d后的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分别在80%和85%以上,且保产效果更佳,挽回损失率达44%~45%,防效及挽回损失率均极显著高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传统制剂。  相似文献   
10.
室内测试了苏丹草和香根草对二化螟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存活的影响,在田间进行了苏丹草和香根草控害效果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雌成虫对苏丹草和香根草均表现出较强的产卵选择性,产在苏丹草和香根草上的卵量分别是产在水稻上的3.02和4.56倍。两种诱虫植物均对二化螟幼虫具致死作用,二化螟幼虫在两种寄主上不能完成生活史。田间试验表明两种诱虫植物围绕的水稻小区内二化螟枯心率显著低于试验区外20m的对照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