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昭平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由于受到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均达到大发生程度,害虫具有迁入峰期明显,迁入虫量大,发生面积大、范围广,田间虫口密度高,田间虫态结构复杂,为害严重等特点, 其原因主要与暴雨频繁、气候适宜、虫源地虫量充裕、成虫迁入数量大、田间残虫基数高、天敌控害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在实际生产中,应加强田间虫情监测,准确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治前控后,减轻主害代防治压力,科学用药,改进施药方法,以提高施药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昭平县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茶叶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昭平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茶园病虫的滋生环境也相应产生了变化,一些次要害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茶角胸叶甲是昭平县茶园近年来发生成灾的新害虫,2005年以来均达到中等偏重的发生程度,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田间调查,总结出了茶角胸叶甲的一些发生特点,希望能够对该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寿螺(Pomacca lineataSpix),又称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以水生植物为食。20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我国的台湾、两广、四川等地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引进饲养,后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养殖户便将大大小小的福寿螺抛进水沟、池塘。由于福寿螺的繁殖力强,防治困难,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最终泛滥成灾,成为稻田新的有害生物,目前已被我国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为害,近年来笔者等对贺州市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1发生情况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贺州8种红茶茶样的挥发性物质,确定其主要香气成分,为开发优质、特色的红茶产品,以及进一步提升贺州红茶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贺州8种红茶茶样(福云六号、迎霜、春波绿、金牡丹、梅占、金观音、开山白毛茶和桂绿)的香气成分,比较分析各品种红茶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与呈香特征.[结果]贺州8种红茶样品中挥发性芳香物质达70多种,筛选鉴定出主要香气成分31种,包括醛类(5种)、醇类(13种)、酯类(2种)、酮酸类(2种)、烃类(6种)和其他(3种).其中,醛类物质是8种红茶的最主要成分,相对含量为19.343%~35.460%,以迎霜的相对含量最高,桂绿最低;其次为醇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分别为15.598%~25.863%(梅占相对含量最高,福云六号最低)和13.322%~20.814%(桂绿相对含量最高,迎霜最低).异戊醛、异丁醛、己醛、异戊醇、苯甲醇、苯乙醇、叶醇、芳樟醇、环氧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香叶醇、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等13种成分的相对含量达50.000%~60.000%,是贺州红茶的最主要香气成分,呈现出贺州红茶的青香、花香、果香特征性香气.[结论]贺州8种红茶茶样均具有茶叶的青香香气,兼有花香、果香等混合香气,符合我国红茶的香气特征,研究结果为贺州市开发优质、特色的红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稻纵卷叶螟是昭平县早稻主要害虫,2005~2006年均达到大发生程度,其原因主要与暴雨频繁、气候条件适宜稻纵卷叶螟迁入和虫卵孵化及幼虫存活、成虫迁入量大、第二代残留基数高、寄主品种丰富、天敌控害能力下降有关。生产上主要制定了准确测报,掌握防治适期;及时做好第二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工作,减少第二代残虫基数;科学用药,采用防治效果好、对天敌相对安全的化学农药适时适量施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第4代三化螟是贺州市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2~3.3万hm^2,是一种间歇性发生为害的害虫,每3~5a大发生1次。2004年第4代三化螟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经积极防治后仍损失粮食1616.16t,同比增1.05倍,比前15a的平均值高95.04%,仅次于历史上大发生年份的1999年。现对其大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大发生年份决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免因大发生而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树害虫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茶园中的杀虫效果,探索科学的使用方法,保护天敌、提高效益,使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应用中发挥最佳使用效果,今年作者进行了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不同时间段诱杀茶园害虫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8.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华南地区1a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成 为第2年的虫源.第1、3代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第2、4代为害水稻造成白穗.常年发生程度第2、4代重于第1、3代,它的发生与为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茶园主要病虫及无公害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我市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000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昭平县和八步区的山区地带。在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的控制下,我市茶园病虫发生种类多,数量大,为害严重,每年因发生病虫约损失产量15%~25%,对我市茶叶的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因病虫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昭平县茶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小绿叶蝉是昭平县茶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为害程度逐年加重。通过对茶小绿叶蝉发生特点的调查,总结其发生规律,分析其偏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意见,为该虫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