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玛草蛉Mallada sp.是新入侵危险性害虫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室内开展了玛草蛉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和搜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玛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螺旋粉虱若虫的捕食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拟合方程分别为Na=0.8836N/1+0.8836×0.0407N和Na=1.3721N/1+1.3721×10.0134N,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5700和74.6269。玛草蛉2、3龄幼虫的搜寻效应均随螺旋粉虱若虫的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黄玛草蛉实验种群生命表及其野外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埃及吹绵蚧Icerya aegyptiaca (Douglas)若虫饲养黄玛草蛉Mallada basalis(Walker),并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进行饲养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黄玛草蛉卵期为3.610 4 d,存活率为0.840 0;1,2,3龄幼虫历期分别为3.301 2,3.633 0,5.501 1 d,存活率分别为0.895 8,0.907 0,0.974 4;蛹期为8.1203 d,存活率为0.815 8;成虫历期为29.135 6 d,幼期累计存活率(ⅡSi)为0.542 5,世代历期为53.301 6 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76.357 1粒,雌性比率为0.451 6,种群趋势指数为18.707 5,内禀增长率为0.0441,周限增长率为1.045 1.野外释放黄玛草蛉防治埃及吹绵蚧,并调查其在野外建立种群情况.释放黄玛草蛉后,除了2011年6月只发现卵、幼虫外,其他月份都可以发现黄玛草蛉的卵、幼虫和蛹.其中2011年9月卵数量最多,为20.80粒/株;2011年10月幼虫数量最多,为11.40头/株;2011年10月蛹数量最多,为9.10头/株.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米蛾卵和粉蚧若虫作为食料饲养玛草蛉Mallada sp.,并采用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方法进行饲养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米蛾卵和粉蚧若虫处理的幼期累计存活率(ΠSi)分别为0.5679和0.4859;世代历期(T)分别为57.3913 d和51.8126 d;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28.8750粒和33.9000粒;雌性比率分别为0.5217和0.3125;种群趋势指数(Ⅰ)分别为38.1822和5.1475;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635和0.0316;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0656和1.0321。表明玛草蛉捕食米蛾卵的实验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参数均高于以粉蚧若虫为食料饲养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昆虫嗅觉和视觉特性,研制开发一种对黄曲条跳甲有良好诱杀效果的昆虫引诱剂,以实现对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方法】设粘虫黄板为对照,两种不同配方信息素组分诱剂与黄板结合(黄板+信息素Ⅰ、黄板+信息素Ⅱ)共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菜心田、芥菜田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结果】在菜心田,黄板单独使用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平均每板可分别诱捕74.7和134.0头黄曲条跳甲成虫,分别占总诱虫量的5.8%和7.8%,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蚜虫、斑潜蝇、小菜蛾等小型昆虫。在菜心田和芥菜田,与单独使用黄板相比,两种信息素诱剂加黄板处理可分别增加59.2%和61.0%的黄曲条跳甲诱集量。【结论】利用昆虫视觉和嗅觉识别相结合研制的昆虫引诱剂可用于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达到减少施药次数、减少环境污染、避免大量杀伤天敌、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