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盆栽条件下以武育粳2号、盐粳2号两粳稻品种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每穗颖花分化数、退化数和现存数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促进一、二次颖花分化作用最大的时期分别是抽穗前36、31d,对全穗颖花分化数促进作用最大的时期为抽穗前31d;(2)抽穗前46~6d施用穗肥均可显著降低颖花退化率,以抽穗前16~21d施用穗肥对颖花退化数、退化率的降低幅度最大。一、二次颖花退化数分别与一、二次枝梗退化数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928**、0.9937**;(3)抽穗前46~11d施用穗肥可显著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以抽穗前31d处理每穗颖花现存数的增加幅度最大。每穗颖花现存数与每穗颖花分化数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9154**);(4)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抽穗期单茎干物重影响较小,对每克干物质形成现存颖花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油研七号"是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8~1999年在溧阳市上黄镇坡圩村设立了106亩丰产方,平均实产208.4kg/亩,同时设立了密肥及品比试验,探索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及其相适应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1994-1995年对扬麦158高产群体的培育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扬麦158高产的适宜穗数为28万左右,攻取大穗的关键首先是增加每穗可孕花数,其次是提高可孕花结实率。在适宜穗数范围内提高成穗率,有利于增加高效功能叶面积,降低后绿叶消亡速度,增加齐穗期单茎茎鞘重和花后干物质答累量,提高粒叶比,增加可孕花数,可孕花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冬季设施农业效益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季设施农业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20|年全市面积已达9.5万亩,比2000年增5.4万亩.为寻求加快发展思路,今年7月对全市310户农户上半年冬季设施农业的效益进行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水稻颖花根活量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于1988~1990年在江苏农学院水稻网室内进行。供试品种(组合)为汕优63和献改优63。在群体水培及盆栽条件下,生育前、中、后期设计不同氮素处理,调节根量、根系活力和颖花量,研究结实期根系活力对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实期颖花根活量越大,籽粒主要灌浆期灌浆强度越大。随着颖花根活量的增加。灌浆强度增加幅度,一次枝梗籽粒:中部>下部>上部,二次枝梗籽粒:上部>中部>下部;当颖花根活量大于0.876μgα-NA/颖花·h时,中部一次枝梗籽粒的灌浆强度将大于上部;(2)颖花根活量与全穗、穗上,中、下部一、二次枝梗籽粒的饱粒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随着颖花根活量的提高,一、二次枝梗籽粒的饱粒率的增加幅度均是下部>中部>上部;(3)颖花根活量较小时,开花越早的强势花的粒重越高,随着颖花根活量的增加,强、弱势花粒重的差异变小,当颖花根活量大于0.841μgα-NA/颖花·h时。中部一次枝梗籽粒的粒重将大于上部;(4)提高颖花根活量能明显地提高结实期叶片的净同化率。延缓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度,并能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这是提高颖花根活量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重要生理原因。认为水稻高产栽培在增加颖花量的同吋,必须使根量和根系活力得到同步增长,以保持较高的颖花根活量,这是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高产群体质量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995~1997年对秦油2号高产群体质量及调控技术的研究,明确其适宜密度为7000株/亩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为550角左右,每亩总有效角果量范围为320~400万。在适宜总有效角果量范围内,每角粒重与盛花期、成熟期单株茎枝重、结实期干物质积累量、粒壳比、粒重占角果重百分率、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较高的每角粒重具有明显的强源畅流增产作用。在获得适宜总有效角果量基础上,把每角粒重提高到70mg以上,是秦油2号高产群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对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每角粒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卞悦  姜玉英  曾娟 《植物保护》2023,49(3):1-12
自《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颁布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积极落实,先后公布了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经系统整理,二类农作物病虫害有害虫、害螨、病原微生物、杂草、害鼠共计209种(属),其中虫害(害虫和害螨)112种,病害(病原微生物)64种,杂草23种(属),害鼠10种。分析认为,我国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涵盖种类多,且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呈区域性聚集分布,基本反映了各区域农作物病虫害的经济重要性和防控实践需求。基于各地公布名录中反映出的引用不够准确、分类鉴定困难和缺乏配套监测调查标准等问题,提出应高度重视学名引用准确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分类鉴定基础性工作,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监控技术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