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
1.
利用陕西省13个苹果主产县的调查数据,运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了实际气候灾害、感知气候灾害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直接影响,以及实际和感知气候灾害通过影响苹果价格波动对生计脆弱性的间接影响,以期检验在价格波动发挥中介效应的条件下,气候灾害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实际和感知气候灾害均对生计脆弱性有正向直接影响,且实际气候灾害的影响大于感知气候灾害(3.800.83);价格波动在实际和感知气候灾害影响生计脆弱性过程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分别为37.93%和38.33%。通过对比发现,价格波动在实际气候灾害影响过程的中介效应大于感知气候灾害影响过程的中介效应(2.320.52)。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量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选择陕西苹果主产县2015年的截面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识别资本指标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然后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互补和替代指标对苹果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相关性的约束下,邻近县的苹果脆弱性正向影响目标县的脆弱性;互补指标中的苹果有效灌溉面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对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指数负向影响脆弱性;替代指标没有对脆弱性产生影响。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政策时,不仅要考虑资本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而且要考虑空间相关性;互补的指标不一定会降低脆弱性,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政策时不能盲目增加互补的生计资本去降低脆弱性,要根据资本对脆弱性的作用大小适宜地增加生计资本。  相似文献   
3.
野榆钱菠菜有3种形态的果实和种子,这3种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着生方式及包被其苞片的大小上均有差异.以野榆钱菠菜的3种果实(种子)为材料,在暗/光为5 ℃/25 ℃,5 ℃/15 ℃,15 ℃/25 ℃,暗周期和光周期同为12 h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结果表明:新采收的C型种子成熟后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并且在5 ℃/25 ℃下的萌发率最高(>90%);A型和B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划破种皮后,A型和B型种子在3个温变处理下的萌发率显著提高,12 星期的低温层积处理也能有效地加速和提高A型和B型种子的萌发率,表明A型和B型种子的休眠属于非深度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南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体系不完善、生产模式复杂多样、缺乏系统评价等问题,以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从规模适度-生产高效-生态友好等角度构建“农田+农机+农艺+信息”四融合的西南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系统及模式评价体系,包含农田宜机化、适度规模经营、农机配备质量、农机装备智能化程度、农机生产效益和耕地健康6维度及15个三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确定权重;以农田禀赋为基础、机械装备为核心、规模化效益为导向选取西南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生产4种典型模式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普通农户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M1)下地块较小且地势起伏大,机具只能使用小型、低效率机械;化肥与农药施用量高于标准值,其经营规模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家庭农场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模式(M2)下实现农田连片经营与田间生产全程机械化,然而带状复合种植收获机具技术尚不成熟,导致模式整体作业效率低于合作社模式,但该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粮食增产,适宜在家庭农场中推广;合作社“全程机械化+数字化”生产模式(M3)下,大中型机械在宜机化改造后的农田中充分发挥作业效率和燃油效率优势,同时产后干燥与初加工处理提升粮食质量和效益,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此外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农业管理和机具使用效率,该模式适宜在丘陵山区合作社及部分家庭农场中大力推广;大型合作社种养循环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M4)在全程高效机械赋能的基础上,实现了种养结合的农业产业链,合作社生产的青贮秸秆销售给奶牛场做加工饲料,奶牛产出的有机肥供给合作社进行循环利用,该模式实现生态经济耕作,适宜在部分养殖大县中进行推广。4种模式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31、0.67、0.86和0.79,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M3、M4、M2、M1;评价结果符合现实情况,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评价各机械化生产模式特点,可为西南丘陵山区各经营主体机械化生产模式选择及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茎秆切割能耗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向日葵在收获切割过程中的力学变化较为复杂,现存葵花茎秆收割装置存在切割不完整、效率低和能耗高等问题,拟采用摆切式切割试验台对葵花茎秆切割能耗进行实验,研究切割速度、滑切角、割刀刃角对切割能耗的影响以及不同条件下切割能耗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①切割速度在2~3.8m/s范围内时,切割能耗逐步减小,并慢慢减缓;②滑...  相似文献   
6.
针对葵花茎秆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葵花茎秆加工机械研发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葵花茎秆的弯曲、剪切、拉伸等力学特性进行试验,在含水率保持在9.3%~13.9%的范围内,研究葵花茎秆在不同加载速度、不同取样位置下的弯曲力、剪切力及拉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因素对弯曲力、剪切力及拉伸应力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取样位置不变,弯曲力峰值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加载速度不变,取样位置越接近根部弯曲力峰值越大。②取样位置不变,剪切力峰值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加载速度不变,取样位置越接近根部剪切力峰值越大。③取样位置不变,拉伸应力峰值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加载速度不变,取样位置越接近根部拉伸应力峰值越大。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使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成为必然。本文简述了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理论,阐明了学习型图书馆的特征、修炼内容,指出了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8.
由于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农田规模和地块条件的特殊性,缺乏小麦玉米收获机械科学选型方法,特别是对地形条件和安全性考虑不足,导致部分收获机械在丘陵山区的作业适应性、通过性差,损失率偏高。为提高小麦玉米收获机械的适应性,降低机收损失率,实现安全绿色高效生产,本文秉持先进适用、轻简高效、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等基本原则,在农机选型理论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基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能耗、作业效率、作业效果、作业性能、舒适性、安全性等6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丘陵山区小麦/玉米收获机械选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调查法及相关研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田间试验和实地调研,在四川省三台县对J-2.5型(Ⅰ)、L-3.5型(Ⅱ)、W-4.0型(Ⅲ)、S-4C型(Ⅳ)、A-5.0ZA型(Ⅴ)、W-6.0EA型(Ⅵ)等6种小麦收获机进行选型评价验证。研究结果表明,6种小麦收获机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71、0.43、0.50、0.73、0.45和0.39,其效果排序依次为Ⅳ、Ⅰ、Ⅲ、Ⅴ、Ⅱ、Ⅵ。评价结果符合农户实际使用情况,说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西南丘陵山区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为有关管理部门和农户进行小麦收获机械选型提供科学依据,并能为农机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改型、研制适宜于丘陵山区的小麦玉米收获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