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阐明杀虫剂哌虫啶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以期为进一步的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采用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了单次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组织(心、肝、脾、肺、肾、脑、骨骼肌、脂肪)、粪便和尿液样品中哌虫啶的含量,对该药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哌虫啶750 mg/kg单次经口灌胃给药,雌性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高于雄性大鼠,且达到峰值时间(T_(max))明显长于雄性大鼠,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在此剂量下,哌虫啶在代谢及毒性效应上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在100~750 mg/kg受试剂量范围内,哌虫啶的平均半衰期为4~8 h,表观分布容积为10~30 L/kg,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_(0-inf))呈线性相关性(雄:r=0.996 4,雌:r=0.991 3)。组织分布试验表明,哌虫啶经口给药后,能迅速、广泛地分布到各组织中,并可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其中肝、肾中哌虫啶的含量最高,提示其可能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试验显示,经尿液及粪便排出的原形哌虫啶含量极低,提示哌虫啶在大鼠体内可能发生广泛的代谢后再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