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习正 《植物保护》1989,15(4):57-57
笔者1988年在本市永丰乡六垸湖,对480余亩半导式稻田与传统平作稻田的病虫害与天敌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半旱式栽培法值得提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量及危害程度(一)稻蓟马 稻蓟马“欺穷”,半旱式栽培  相似文献   
2.
“垄稻沟鱼”是水田半旱式起垄耕作法结合养鱼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农业,以1.0m为1厢,平田面挖成宽0.4m,深0.3m的沟,放在宽0.6m垄面上,周围挖成宽0.75m,深1.0m的围沟,垄面上按0.12×0.15—0.2m~2的规格栽植中杂汕优63,栽秧后10天每亩投放草鱼苗1200尾,白鲢400尾进行精养。1989年笔者在汉河镇万红村100亩“垄稻沟鱼”示范片上调查,其控制病虫草害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1 水稻二化螟上升的原因(1)暖冬效应。近 10a十冬九暖 ,导致越冬代二化螟死亡率低 ,每年均在 10 %以下 ,加之本身二化螟抗药性强 ,导致二化螟种群密度不断上升。(2 )留茬高度过度 ,板田越冬面积大 ,有利于二化螟越冬。(3)作物布局复杂 ,寄主范围广。早、中、晚混杂 ,桥梁田增多 ,导致螟虫食物链不间断 ,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由 1代多发生逐渐变成完全 2代。(4 )杂交稻高秆作物推广 ,播期不统一 ,施肥水平提高 ,有利于二化螟为害。(5 )忽视综合防治技术 ,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用药量 ,用药次数增加 ,特别是高毒有机磷复配剂导致二化螟抗性上升 ;…  相似文献   
4.
5.
“垄稻沟鱼”控制病虫草害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习正 《植物保护》1990,16(6):52-52
人参黑斑病是人参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常年发病30—40%,严重时高达90%以上。主要危害计片,也可侵害茎,花梗及果实,在叶尖、叶缘和叶片中间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褐色病斑,中央稍淡有同心轮纹,干燥后易破裂。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使叶片枯死引起早期落叶,茎上病斑长条状,上有黑色霉层,严重时植株折垂倒伏。花梗发病后造成花序枯死,果实与籽实干瘪,形成“吊干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