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离体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成虫咽侧体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化学的方法,测定黄粉虫咽侧体(Corpora allata,CA)体外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合成的时间进程。左右侧CA合成JH的对称性以及成虫发育期CA的活性变化。发现CA在离体条件下,培养3h即可,再增加培养时间,JH的合成基本维持不变,一对CA的左侧和右侧的JH合成不是很一致,它们的合成是随机的,成虫发育期,雌雄成虫CA活性在第15天时达到最大,雄成虫CA活性较雌成虫高。  相似文献   
3.
注射大肠杆菌对柞蚕滞育蛹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检查了柞蚕(Antheraea pernyi)滞育蛹和滞育后蛹血浆内游离氨基酸滴度,以及滞育蛹注射大肠杆菌E.coli后所引起的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在滞育蛹血浆内,脯氨酸滴度最高,分别占总游离氨基酸的25.8%(雌)和19%(雄),这可能与越冬柞蚕耐寒性有关;苏氨酸和丙氨酸在滞育蛹血浆内的含理也相当丰富,表明脯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的高滴度是柞蚕滞育蛹的特征,注射大肠杆菌1h后,滞育蛹血浆内总游离氨基酸浓度增加10%以上,而氨基酸组成类型没有明显改变,说明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增加是对入侵细菌的一种免疫反应,并为抗菌物质的合成作准备。  相似文献   
4.
粘虫脑提取物中含有调控咽侧体和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神经肽类物质。通过观察经粘虫幼虫脑和成虫脑提取物处理后的粘虫雌成虫咽侧体和卵母细胞的变化 ,确定可能存在的神经肽类物质的性质。实验数据表明 ,不同虫态的脑提取物在不同剂量下对粘虫咽侧体体积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