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光超 《植物检疫》1994,8(6):327-328
溴甲烷常压熏蒸柚和红桔上的桔大实蝇幼虫Bactrocera(Tetradacus)citri(Chen),经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4~16℃,溴甲烷56g/m3,熏蒸2小时,死亡率100%(装载量50%);温度22~24℃,涅甲烷40g/m3,熏蒸2小时,死亡率100%(装载量50%)。  相似文献   
2.
苜蓿广肩小蜂 Bruchophagus roddiGussakovskii 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食豆小蜂属,是一种危险性害虫。它直接为害我国北方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的种籽,因此,被国内一些省、区列在植物检疫对象的补充名单中。在国外,有些国家也列为对外植物检疫对象。现根据我们在陕北等地的观察和研究,初报如下。一、寄主目前,在陕北地区,苜蓿广肩小蜂的寄主仅发现有紫花苜蓿、沙打旺两种豆科植物。  相似文献   
3.
实蝇类害虫是许多国家予以高度重视的检疫性害虫,曾提出不同的检疫处理技术措施。在熏蒸处理方面,美国提出:处理鳄梨防治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瓜实蝇,溴甲烷21℃,32g/m~3,4小时。处理构橼防治地中海实蝇,21℃,32g/m~3,3.5小时,处理樱桃防治樱桃细实蝇,21℃,32g/m~3,2小时,15.5—20.5℃,40g/m~3,2小时,10—15℃,48g/m~32小时;美国亚利桑那提出,溴甲烷不宜用于处理柑桔等。我们于1984—1985年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兹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溴甲烷熏蒸检疫处理豇豆上的巴西豆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光超 《植物检疫》1995,9(2):77-78
溴甲烷熏蒸检疫处理白豇豆上的巴西豆象。10-12℃,溴甲烷35g/m^3,熏荪24时;16-18℃,溴甲烷25g/m^3,熏蒸24小时,21-23℃,溴甲烷20g/m^3,熏蒸24小时;可以100%杀死巴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  相似文献   
5.
四种常用的熏蒸剂熏蒸处理马铃薯、甘薯、葱头及大麦、小麦,玉米、甜玉米、高粱、水稻、大豆、豌豆、红豆、绿豆、白菜、甘兰、菠菜、胡萝卜、蕃茄、黄瓜、棉籽、花生、芝麻、苜蓿二十种的种籽,均以90%的校正发芽率作为安全范围。中等程度的真空度,氧气含量3.2—1.5%,温度24℃,处理2天,对玉米象、米象、谷象以及赤拟谷盗的成虫的效果100%;温度27℃,氧气含量2.6~1.06%,处理4天对谷象、玉米象、米象的卵,对赤拟谷盗的幼虫和蛹以及谷斑皮蠹幼虫的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6.
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Cramer))是柿、菠萝、芒果、椰子、八宝树等数十种农林作物的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于树干茧内越冬,幼虫一般6~8龄。1980年8~9月,我院校区内丽绿刺蛾幼虫患病大量死亡,1981年第1代幼虫又发此病,至第2~3代成为流行病。校区内及其附近绝大部分地区幼虫因此病100%死亡,仅少数地区有极少数幼虫留存下来。  相似文献   
7.
苹果蠹蛾的监测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是毁灭性的果树害虫之一,除为害苹果外,尚为害梨、沙果、桃等多种仁果类果实。我国对内对外均列为检疫对象。自1957年张学祖教授正式报道在我国新疆有分布以来,新疆植保工作者对该虫的发生与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控制其蔓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新疆与其他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