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明确黑龙江省高粱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黑龙江省8个地区的75份高粱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利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选取的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2株病原菌菌株,按采集地选择的8株代表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不同,但形态学特征较一致,分生孢子为棕黄色,呈圆柱形,中部较宽,稍弯曲,大小为29~96 μm×9~15 μm,具3~9个隔膜,脐点明显,基部平脐;8 株代表菌株的ITS序列与高梁生双极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GenBank登录号为AF071332.1)的同源性为99%~10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确定黑龙江省高粱靶斑病病原菌为高梁生双极蠕孢菌B. sorghicola。8株代表菌株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但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存在差异;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但不同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生长的pH为8;不同菌株对碳、氮源的利用差异较大,表明高粱生双极蠕孢菌菌株间存在生物学特性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