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李宇雪  黄桂丹 《现代园艺》2012,(12):122-124,126
本文以广东省国有林场建立的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为典型,对森林公园绿化景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诸多改造思路。森林植物景观要通过合理的选择、配置、改造,才能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让人们尊享健康、收获视觉美感,让森林公园有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林下种植的中药材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作为试验材料,利用遮阴网设置 40%、60%、 80% 3 个饱和光强梯度,进行 4 个月的光照处理,每月测定各处理草珊瑚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试验结 束毁苗测定其生物量。结果表明:整个光照过程中,L2(60% 饱和光强)光照处理下草珊瑚生长量和光 合特性明显优于其他两个处理,L3(40% 饱和光强)处理时草珊瑚生物量积累最佳。通过隶属函数综合 分析,L2(60% 饱和光强)光照处理下草珊瑚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60Co-γ射线辐射育种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别从辐射诱变育种原理及方法、材料和剂量选择、辐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将组织培养、分子标记技术与辐射育种相结合的复合育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草珊瑚植株表型对光照和氮素营养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草珊瑚 [Sarcandra glabra (Thunb.)Nakai] 是一种极具药用及观赏价值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氮素与光照强度均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氮素浓度下草珊瑚植株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变化,初步提出了草珊瑚人工栽培适宜的光氮组合。【方法】以1年生草珊瑚为试验材料,在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实验大棚内 (N23°09′58.80″ 、E113°21′46.00″,海拔高度约为60 m) 进行了盆栽试验。设定自然光照的80%(L1)、60%(L2)、40%(L3) 三个强度水平,施N 0(N0)、83.3 mg/kg(N1)、167 mg/kg(N2)、250 mg/kg(N3) 四个水平。幼苗于2016 年3月移栽,12 月取样监测了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系特征和叶片特征等指标。【结果】草珊瑚形态指标中主根长、根尖数、苗高、地径、叶面积均在L2N2处理下达到最高,比叶面积在L2N1处理下达到最大。氮素水平一定时,根、茎、叶鲜重和干重均在L2光照水平下达到最大;光照强度一定时,其在N2水平下达到最大。生物量分配受氮素影响显著,受光照影响不显著,但光照和氮素有一定的交互作用。N0和N1水平的根系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显著高于N2和N3水平;N2和N3水平的茎叶生物量占比及叶根生物量比均显著高于N0和N1水平;叶生物量占比在N2水平下显著高于其他氮水平,其在N2水平下,L2光照水平的叶生物量和叶根比达到最大;形态参数对光照强度和氮浓度变化的可塑性指标PI = 0.38、PI = 0.37;生物量积累对氮浓度变化的可塑性指标PI = 0.43,是光照强度对其影响的表型可塑性的1.65倍;生物量分配的表型可塑性参数PI = 0.19,是其对光照响应的3.80倍。【结论】草珊瑚有较好的氮浓度变化适应性,即当氮浓度在试验范围内变化较大时,草珊瑚仍能较好地适应性生长,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可塑性较低,即当光照强度在试验范围内变化较大时,不利于草珊瑚的生长,对光照强度变化适应性低。在60%自然光+施氮167 mg/kg土组合处理下草珊瑚生长最佳,有利于提高草珊瑚产量。草珊瑚应对不同光氮环境的策略主要是通过调整根茎叶的形态特征来适应光照及氮素的变化,且主要通过调整根、茎、叶生物量的积累及分配来适应氮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