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5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榆中县南山二阴地区发展高寒无公害冷凉型蔬菜产业化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发展途径是:制定西南部高寒二阴地区无公害冷凉型蔬菜总体种植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好科研、水利等问题;实施名牌战略,发展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旱作结球甘蓝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狳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使一切形式的大气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入渗到作物根部,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了集雨、抗旱、保墒、  相似文献   
3.
旱作花椰菜全膜覆盖双垄三沟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  相似文献   
4.
5.
半干旱地区旱作结球甘蓝全膜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作结球甘蓝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传统地膜覆盖模式纳墒与保墒的矛盾而提出的.该技术模式采用地膜全地面覆盖,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蓄纳自然降水,特别是田间大小相等的垄面形成微型集水面和受水面,使一切形式的大气降水通过集水面聚集于播种沟人渗到作物根部,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了集雨、抗旱、保墒、增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针对榆中县南山二阴地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结构单一、播期偏早、与川水地区第一茬蔬菜同时收获上市、售价偏低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南山二阴地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低、温差大、作物生长期有效降水多、土壤肥沃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最大限度增加产值,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及旱作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经济效益较高、且适宜榆中县南山二阴地区种植的几种蔬菜栽培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义成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0):144-144,146
花椰菜营养丰富、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榆中县高寒二阴地区冷凉性气候特点的优势,根据花椰菜的特征特性,种植绿色蔬菜花椰菜,使高寒二阴地区群众掌握种植栽培技术,也是改善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榆中县高寒二阴地区大白菜适宜品种与播期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品种阳春于 5月 9日播种的折合产量最高 ,为 4 5 0 0 0 0 .0 kg/ hm2 ,5月 1 9日播种的折合产量为 4 2 5 0 0 0 .0 kg/ hm2 ,而 4月 2 9日播种的折合产量 36 50 0 0 .0 kg/ hm2 ,但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