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柑桔是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到2006年,全市柑桔种植面积2.4万hm2,产量突破20万t,产值高达2.5亿元。十堰市被湖北省列入全省优质柑桔板块,成为全省第二大柑桔主产区(仅次于宜昌市)。全市柑桔基地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和黄龙滩库区沿岸低山丘陵区。全市农户中有11.2万户、41万多农民从事柑桔生产,占全市农业人口的  相似文献   
2.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3.
饶群  彭家清  杨静  余莉 《现代园艺》2014,(21):22-23
介绍了日南1号蜜柑在十堰市的引种表现,探索了配套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强、早结丰产、品质优良,适宜在十堰市柑橘主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十堰市柑橘生产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十堰市柑橘生产的面积与产量、主要栽培品种、栽培技术与模式、销售市场及效益,分析了十堰市柑橘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堰市的地域、气候等特点,提出了十堰市今后柑橘生产发展方向:①品种选择上应突出早熟、优质特色;②开展优质生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引进和创新;③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筛选得到的本地优势浮萍和水花生为供试材料,以生活污水和经稀释的牛场厌氧废水为供试污水,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浮萍单种体系和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浮萍单种体系、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对供试污水TN、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5.24%、91.13%和86.42%、86.43%.在低有机污染条件下,浮萍单种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优于浮萍-水花生混养体系;当水体有机污染程度较高时,浮萍单种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而混养体系依然能对污水氮、磷进行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6.
重点分析了十堰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潘亮  吴伟  朱先波  周明  饶群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1072-1073
针对湖北省十堰市核桃生产出现的效益低、粗放式管理、龙头企业尚未形成、技术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结合近期核桃产业发展的形势,提出了该市核桃产业发展应加强采后处理、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加果品附加值、完善流通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库区是我国古老的柑桔产区,在汉代即以产桔、柚、橙闻名,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桔。该柑桔产区属鄂西湘西柑桔产业带的一部分,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的重要集中产地,适合种植各种柑桔类水果,并有传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一些丰产优质品种。由于库区柑桔产业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等问题,产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库区是我国古老的柑桔产区,在汉代即以产桔、柚、橙闻名,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桔。该柑桔产区属鄂西湘西柑桔产业带的一部分,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的重要集中产地,适合种植各种柑桔类水果,并有传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一些丰产优质品种。由于库区柑桔产业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等问题,产业发展一直徘徊不前。为此,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从日本引进不知火[1-4](以清见桔橙和中野3号椪柑杂交育成)接穗,高接在5年生代代桔上,2003年开始开花结果,2006年在十堰市丹江库区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通过多年试栽,不知火表现出早结丰产性好,果大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神农架地区野生板栗资源遗传背景,选用4对呈现多态性的叶绿体微卫星引物,对湖北省十堰辖区内野生板栗进行了遗传结构和叶绿体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4个位点在4个居群的53个样本中扩增出1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1.696,PIC值平均为0.312,各遗传参数值远低于核基因组对群体研究的相应值。4个等位基因从53个样本中共给出5种单倍型,既有共享率超过66%的单倍型,在房县居群中也存在稀有单倍型,其中丹江口和房县板栗天然野生居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杂合度分别为0.4062和0.379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显示两地是板栗的分布及遗传多样性中心。基于cpSSR数据,对板栗地方品种与天然野生居群间的遗传结构、关系及地方品种的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AMOVA分析显示,83%的cpSSR变异存在于居群之间,17%来自居群内。研究表明,十堰地区野生板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叶绿体单倍型分析更能直观的表现野生板栗的区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