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杂交稻宜香1577在福建省的示范栽培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1577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该所育成的亚种间重穗型恢复系宜恢1577与优质不育系宜香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是高产和优质协调较好的组合,可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于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建农嘉种业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建宁县近几年籽莲新品种选育工作的成效,重点介绍了籽莲新品系——建选35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莲之乡”建宁县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调整农业结构,采用复合种植模式优化配置农田。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是利用当年新植莲子的水田,冬季翻梨晒白整畦栽植烤烟,第2年烟叶采收后轮作水稻,实现了两年三熟制栽培。莲-烟-稻高效栽培模式有效地协调了烟粮、烟莲争地的矛盾,提高了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建选35号经2007-2009年多点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系667m2有效蓬数4681.1蓬、平均每蓬心皮数28.23个、结实率平均76.44%、单粒鲜质量4.36g,平均667m2产干通心白莲76.7kg、比CK(建选17号)高出6.4kg,增幅达9.1%,总体抗病性与CK相当或略差,风味口感及营养成分与CK接近,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5.
Q 两优丝苗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自育抗倒、高产、优质不育系全 151S 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米质优、抗性好的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水稻组合,2019 年通过国家审定。对该品种的亲本特征特性、亲本选育过程及在南方基地的安全、高产、优质制种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新香优80春制高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稻组合,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作晚稻栽培,2001年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在我省作早稻栽培。2002年引进建宁县试制种,据亲本特性,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从提高有效穗和异交结实率人手,产量逐步提高。2004年在建宁县溪口镇杨林村春季制种40hm^2,平均产量达3146.5kg/hm^2,最高产量3750kg/hm^2。  相似文献   
7.
冈优669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冈46A与该所选育的R669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晚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2004年安排在建宁制种,平均产量150kg/667m2左右,最高产量192.3kg/667m2,现将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建莲是我国主要子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品种类型之一,因产于福建省建宁县而得名。由成熟
的新鲜莲子加工而成的白莲产品称为建宁白莲或建
宁通心白莲,也简称建莲,为当地传统名优特产,也是
我国子莲中最早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建莲产业
得到了快速发展,年种植面积在3 300 hm2 左右,年产
干莲约3 500 t,总产值1.2 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但是,建莲的初加工仍然多为
传统的手工操作,每一粒白莲都要经过采收→脱粒→
剥壳→脱膜→通心→烘烤等六道工序,其中剥壳、脱
膜消耗时间较多,加工工艺繁琐,速度慢,效率低,而
且成本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种莲容易加
工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不少莲农不敢扩大种植面
积,制约了建宁县建莲产业的发展。为此,研究建莲加
工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2006 年开始,建宁县莲籽
科学研究所针对建莲加工过程中剥壳、脱膜等主要工
序开展技术研究,并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