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紫花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利用已经从传统的优良牧草扩展到多个方面,其中以紫花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疫苗、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可降解塑料以及一些重要的药用蛋白等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以信息和生物技术为主的21世纪,紫花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在为畜牧业的安全生产乃至人类安全和健康方面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番茄抗性品种与黄瓜轮作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对根结线虫具有不同抗性的番茄品种与黄瓜轮作减轻根结线虫病危害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抗性品种多菲亚能极大降低土壤中根结线虫2龄幼虫和卵的密度,减轻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危害;抗性砧木Beaufort也能显著地降低土中根结线虫和卵的密度,但下茬黄瓜根结线虫的危害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抗性品种与感病品种轮作能有效地防止根结线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甘薯曲叶病是广东甘薯的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皱缩,向上卷曲,叶脉肿大等症状.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病样中均存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通过滚环扩增方法获得了3个病毒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扩增产物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病毒分离物基因组均仅含有DNA-A,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单组分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其大小分别为2 829 nt (JX286653、JX286654)和2 828 nt(JX286655).三者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96.0%~98.4%;与已报道的甘薯曲叶病毒19个分离物的同源率均大于89.0%.因此,引起广东甘薯曲叶病的病原被鉴定为甘薯曲叶病毒.本研究是首次在广东发现甘薯曲叶病毒.  相似文献   
4.
番茄砧木及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测定3种番茄砧木及7个番茄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病程度, 采用室内盆栽番茄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法调查番茄植株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指标, 结果表明: 国外引进的5 个番茄抗性品种(Trofeo、Beatrice、1411、Romana、Garry) 及两个番茄砧木( Energy、He-Man) 均为抗性品种; 荷兰的Cairo和国内的耐线虫番茄品种中华一号为感病品种, 番茄砧木Beaufort为中感品种。  相似文献   
5.
印楝素对番茄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3种印楝素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3种印楝素制剂即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番茄4种土传病原真菌,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 lycopersici)、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均具有抑制作用,在印楝素浓度为100.00mg·L-1时,NEEMAZAL-T/S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4.06%、52.60%,而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这两种菌的抑菌率均高达100%;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和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2.18%、73.11%和80.67%,对轮枝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14%、70.25%和74.83%,也即3种印楝素制剂对镰刀菌和轮枝菌的抑菌率可由高到低排序为印楝油制剂、0.3%的印楝素乳油、NEEMAZAL-T/S。NEEMAZAL-T/S、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菌核菌的EC50分别为142.817、0.844、0.126mg·L-1,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分别为37.727、0.526、0.099mg·L-1,0.3%印楝素乳油、印楝油制剂对镰刀菌的EC50分别为7.757、2.687mg·L-1,对轮枝菌的EC50分别为16.501、12.106mg·L-1,这表明3种印楝素制剂对菌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强于对镰刀菌和轮枝菌。因此,鉴于上述3种印楝素制剂在抑菌作用上的差异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印楝素制剂的研究开发,用以防治番茄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6.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是世界上广为栽培的优良牧草之一,它在饲料作物中的地位是任何作物都不可比拟的。然而,人们大多只知其为“牧草之王”其可供人食用的一面却鲜为人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苜蓿营养保健品,苜蓿的食用前景看好。苜蓿食用机理 苜蓿(Alfalfa)是豆科植物中株型  相似文献   
7.
侵染垂花悬铃花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花悬铃花曲叶病是近期在广东发现的一种新病害,病株表现为叶片向上卷曲,叶脉肿大,叶脉变深绿色等症状。PCR检测结果显示, 该病样中均存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GD11)DNA-A全长为2 737 nt,具有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为闭合环状单链DNA,编码6个ORFs;该序列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各分离物序列的相似性均大于89.0%,其中与G6、Okra06及GX1等分离物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9.0%。该病毒分离物也伴有卫星DNA β分子,其全长为1 348 nt,与CLCuMV各分离物的DNA β序列相似性大于85.0%,其中与G6、Okra06及GX1等DNA β的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0%。因此,侵染广东垂花悬铃花的病毒分离物属于CLCuMV,且与入侵我国的朱槿分离物G6、黄秋葵分离物Okra06及棉花分离物GX1亲缘关系很近。本文首次报道了CLCuMV及其卫星β复合侵染垂花悬铃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