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7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梗叶菾菜与绿叶菾菜同属黎科甜菜属甜菜种中的一个变种(Beta vulgaris L. var. cicla Koch.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经多年种植演变而来,它们在外部形态和感观上差异较大.红梗叶菾菜株型小,直立紧凑,株高26 cm,叶片卵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叶柄粉红色,叶脉少,叶肉肥厚,叶表光亮,生长整齐,既有食用性又具观赏性,可凉拌、做汤、涮食,还可用于花坛组字造型等,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在采种方面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芹菜(Apium graveolensL.)为两年生草本植物,第1年初秋播种完成营养生长,第2年经过低温春化的种株在春夏长日照下抽薹、开花、结实,整个生长周期(从播种到种子成熟)近12个月,环节多、难度大,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满足春化条件,确保正常抽薹结实芹菜属于长日照植物幼苗春  相似文献   
3.
红梗叶菾菜采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梗叶恭菜与绿叶恭菜同属黎科甜菜属甜菜种中的一个变种(Beta vulgaris L.var.cicla Koch.),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经多年种植演变而来,它们在外部形态和感观上差异较大。红梗叶恭菜株型小,直立紧凑,株高26 cm,叶片卵圆形,紫色或紫红色,叶柄粉红色,叶脉少,叶肉肥厚,叶表光亮,生长整齐,既有食用性又具观赏性,可凉拌、做汤、涮食,还可用于花坛组字造型等,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品种。在采种方面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1 满足春化条件 红梗叶恭菜为二年生、长日照、半耐寒、幼苗春  相似文献   
4.
娃娃菜属小株型、速生白菜类品种,单株净重200克左右,适应性广,抱心早、生长快、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50~55天。叶球多为合抱,结球叶尖为开放型,抱球疏紧适度,呈半结球状,帮薄叶大,适于精包装和长途运输。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柔嫩,生、熟均可食用,是餐桌上高档有机绿叶菜之一。在栽培方面与大株型白菜有区别。  相似文献   
5.
菠萝塔花椰菜假植栽培技术@霍学荣$北京市特菜种苗公司 @谭永旺$北京市特菜种苗公司 @刘中华$北京市特菜种苗公司 @曹之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6.
红芹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夏末笔者在白芹 (叶柄白色 ,叶片绿色 )群体中发现一红色变异单株 ,当年自交留种获得 3g种子 ,分别于 2 0 0 1年 6月 2 2日、8月 1日、8月 2 4日和 2 0 0 2年 1月 31日进行播种试种 ,出苗后红色株分别占 5 0 %、6 1%、6 0 %和 5 6 % ,其余为白色株 ,个别为绿色株。红色株叶柄红色至紫红色 ,叶片绿色。随植株生长叶柄颜色由里向外逐渐变淡 ,内叶柄红色 ,外叶柄淡红或近白色(炒食后颜色不变 )。株高 6 0~ 70cm ,单株质量 2 0 0~ 30 0g,栽培条件好的株高可达 80cm ,单株质量 5 0 0g左右。其根系发达 ,侧根多 ,根群密集 ,经取…  相似文献   
7.
圣洁白芹是北京市特菜种苗公司西芹研究室针对市场需求,经多年变异单株选育而获得,2000~2002年试种,其主要表现叶柄洁白,叶片深绿,中等株型,株高65~75厘米.单株重250~300克,味浓,须根发达,抗逆强,生长快,比普通芹菜提前收获15~20天,是一个有食用价值的早收品种.其主要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相似文献   
8.
球茎茴香采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茎茴香系伞形花科茴香属茴香种的一个变种。我站特菜种苗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德国引进,株高70~80 cm,叶柄较长,叶形为丝状羽叶,与大茴香相似,球茎部分实际为膨大了的肥厚叶鞘,有扁球形和圆球形两种。商品球茎质量以400 g左右为宜,品质优,营养丰富,100 g鲜嫩叶中含维生素C 120 mg、糖2.3 g,100 g鲜球茎含维生素C 17.4 mg、糖2.58 g。香辛味甚浓、抗虫耐病。主要食用部分为球茎,可炒食、凉拌、拼盘,也常用于节日配菜装礼品箱。球茎上生长着的丝状嫩叶可做馅食用,抽薹开花后获得的种子(实际为果实)可用作调料、也可入药,具有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9.
特种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蔬菜(以下简称特菜)的兴起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国际交往日益扩大、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应运而生的.特菜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自1983年率先引进、生产特菜以来,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小品种发展为主导品种的跨跃和平稳发展过程,最初仅是试验性的生产,品种也仅有包心生菜、西芹、牛蒡、绿菜花、紫甘蓝等少量几个品种.供应对象主要是各大宾馆、饭店、驻京使馆、外国商社.目前,特菜已从专供走向百姓餐桌,以致"特菜不特满京城",其质量、档次不断提升,进而发展为高档礼品菜馈赠亲朋好友已渐形成新的消费时尚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间交往频繁,蔬菜多元化需求特征明显,市场容量巨大,为特菜持续发展拓宽了渠道,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打造绿色特菜品牌,保持自主品种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如何在短期内充足市场空缺品种?已成为业内人士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