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泡桐丛枝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泡桐丛枝病病原、症状、分子检测技术等国内外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并对泡桐丛枝病分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健祥  罗国涛  雷启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98-10299,10302
大型真菌虽广泛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之中,但大型真菌是生态旅游中未被挖掘的资源。笔者探讨了大型真菌资源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大型真菌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大型真菌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中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期开启生态旅游中的国内大型真菌资源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利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007年春季、秋季和夏季3次对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调查,共采集标本500多份,隶属于29科、66属。已鉴定出130个种,其中子囊菌9种、担子菌121种(发现一新种)。调查结果表明药用真菌43种、习性未明真菌8种、食用真菌58种、毒菌22种、菌根真菌47种和木材腐朽菌31种等。  相似文献   
4.
5.
香禾糯是我国西南山区以侗族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原生态山间梯田里,根据当地特殊的生态和气候环境,完全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经过长期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世世代代传承至今的地方特色优良糯稻品系。本文综述了香禾糯与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关系,香禾糯独特的优良性状及演变分化情况,以期为我国稻种遗传资源的丰富和补充、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保护、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以及为现代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交融及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初步研究发现: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时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雷启义  周江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38-4840
对近年来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理论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对生物多样性加以广泛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地理标志对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优势,分析了贵州省农特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交融及其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然而,随着环境的恶化、外来文化冲击和新栽培稻种的推广,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糯稻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传承和保护这种原生态民族文化并促进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二是要用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该地区的糯稻(特别是糯禾)遗传多样性资源;三是要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索适合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新型农家管理保护模式。正确认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在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为寻找更多的新途径来保护稻种遗传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