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绍兴市通过3a的工程治理,有效遏止了日本松干蚧的危害。平均虫株率从综防前1年的26%降到工程结束后的14.0%以下;平均虫口密度从0.063头/cm^2。降到0.0027头/cm^2。开展日本松干蚧工程治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完善测报网络,搞好虫情监测是前提,突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是基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是重点,综防措施的协调应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香榧细小卷蛾幼虫头壳宽度的度量和数学分析,发现其幼虫的头壳宽度为不连续分布,呈现4个较为集中的分布区间,可以以此来确定幼虫的龄级.并描述了香榧细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提出了物候法预测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主要包括噻虫啉室内毒力测试实验和室内及室外的持效性实验,室内毒力测试主要是测试不同浓度的2%噻虫啉悬浮剂对星天牛的毒力,室内及室外的持效性实验主要测试一定浓度的2%噻虫啉悬浮剂对星天牛的毒力持续时间。毒力测试和持效性实验结果表明:2%噻虫啉试剂对星天牛有较强的触杀能力,LC50=0.032807mg/mL;室外噻虫啉药力的持续时间为1个月左右,室内一般为2个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绍兴市经3年的综合治理,有效遏止了日本松干蚧的危害.平均虫株率从综防前一年的26%降到综防结束后的14.0%以下;平均虫口密度从0.63头/10cm2降到0.027头/10cm2.总结出开展对日本松干蚧的综防治理各级领导的重视是保障;完善测报网络,搞好虫情监测是前提;突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的自控能力是基础;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是重点;综防措施的协调应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香榧低产原因及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发现目前香榧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致使香榧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状态。通过分析和试验研究认为:雌榧树受孕率的高低,授粉是前提;果实的多少,防病是关键;产量的丰歉,施肥是基础。当前应抓好科学松土施肥、增加香榧雄花粉资源、防治好病害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杜鹃冠网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eioides)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5~6代,以成、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若虫开始活动,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全年所有发生季节均能发现各个虫态.5月下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 500 倍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贺州市八步蚕区脓病的流行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述了桑蚕脓病在八步区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脓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脓病流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香榧绿藻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暨市香榧产区绿藻发生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香榧主产区绿藻的发生率达51% ~ 64%;采用晶体石硫合剂800倍液喷施,除治效果达85.7%.结合营林措施,加强抚育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香榧绿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日本松干蚧在初始发生的5a内危害严重,7—8a以后逐渐消退。影响虫口密度变化的因子较多,其中坡度影响较大,阴坡虫口密度是阳坡的3倍,10~25年生马尾松上的虫口密度高于老龄松树,纯林高于针阔混交林,此外,还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采取化学防治和先进的营林措施能明显降低虫口密度,日本松干蚧的防治需根据危害情况,分类施策,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的症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Jones)Bergeey等引起的香榧细菌性褐腐病是危害香榧果实的一种重要病害,病斑呈褐色,常引起香榧落果而减产。4月底5月初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经雨水传播,从皮孔或伤口侵入,连续的阴雨天易发病,用5%菌毒清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0.4%,50%退菌特4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7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