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鲜食甜玉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我县近几年甜玉米发展态势良好,面积增长较快。为加快甜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掌握品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995规程对农作物种子的发芽试验所采取的方法作了规定.对大粒或有坚硬外壳的种子,一般采用砂床置种发芽,但砂床置种发芽时间长,且种子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如休眠、外被坚硬种壳等,使得试验结果不尽人意.为此,我们经过探索,结合生产实际操作,采用热毛巾催芽方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且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甬优12在天台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主攻大穗;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抓好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单季稻“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与本地单季稻当家品种两优培九相比,甬优9号病虫发生有如下特点:①移栽期较迟避过了1代二化螟的为害,因此1代﹑2代螟虫为害较轻,但由于甬优9号生育期较长,穗期3代螟虫虫伤株为害相对较重。②稻纵卷叶螟发生前期四(2)代发生轻于两优培九,中期五(3)代发生重于籼型两优培九。③稻飞虱发生前中期四(2)﹑五(3)代白背飞虱和五(3)代褐稻虱发生较轻,同时茎秆粗壮,耐害性较好,后期六(4)代褐稻虱的发生重于两优培九,由于成熟期较迟还增加了10月份七(5)代的发生为害。④易感稻曲病。针对甬优9号病虫发生特点,在防治策略上调整如下:①放宽甬优9号营养生长阶段的防治指标,发挥甬优9号耐害性强的优点,减少病虫防治次数,保护和利用天敌的生态调控能力。②根据破口期天气情况,做好稻曲病等穗期病害的预防。③抓好穗期3代螟虫﹑褐稻虱的防治,确保丰收。  相似文献   
5.
天台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天台县地处浙江省中东部,全境总面积1 421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1 300~1 600mm,全年日照时数在1768.2~2 296.4h之间,雨水较多,热量充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浅谈种子备案制度在县级种子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全面停止了生产经营活动,各种子经营企业(委托代销、分支机构)及个体纷纷参与到种子生产经营中来,种子经销网点急剧增多。这使基层种子经营较为活跃,方便了广大农户购种,种子市场上品种多,更新快。种子市场呈现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是对天台县当前籼粳杂交晚稻生产应用品种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相配套的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技术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粳稻在产量上明显高于杂交籼稻,lo个展示组合除春优618外,每667m2产量均超过750kg,最高产量达842.6kg。  相似文献   
8.
甬优1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12号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天台县2009年开始引进种植,表现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株高适中,功能叶寿命长等突出优点。现将甬优12号在天台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鲜食甜玉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我县近几年甜玉米发展态势良好,面积增长较快。为加快甜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掌握品种特性,我们在浙江省种子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对引进品种进行了联合区试,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台县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天台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粮价的提高,生产效益明显,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种植面积达0.72万hm2,为天台县粮食连续丰收做出重要贡献.为了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继续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升小麦生产水平,合理协调作物布局,特设立小麦品种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天台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为天台县推广小麦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