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育成的梨品种(系)系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铃  钱铭  殷豪  李秀根  吴俊  齐开杰  吴潇 《园艺学报》2018,45(12):2291-2307
为全面了解中国梨的育种成果,系统收集并分析了1949—2018年中国报道育成的327个梨品种(含品系,下同),并绘制了以主要品种为亲本育成品种的系谱关系图。育成的梨品种中,杂交品种最多(207个,63.30%),其他依次是芽变品种(70个,20.41%)、实生选育品种(41个,12.54%)和诱变品种(9个,2.75%)。根据品种特性分类,育成品种中抗黑星病品种最多(134个,占40.98%),其次是抗寒品种(91个,27.83%)和耐贮品种(84个,25.69%)。果实成熟期明确的265个品种中,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分别占25.28%、43.77%和30.95%。分析亲本来源明确的301个品种,发现这些品种由137个亲本育成,包括49个国内地方品种,44个国外引进品种和44个衍生品种,其中‘苹果梨’的衍生品种最多(66个),其次为‘二十世纪’(57个)、‘鸭梨’(43个)、‘茌梨’(36个)、‘砀山酥梨’(21个)和‘库尔勒香梨’(14个)。通过系谱分析发现,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组合选育出的杂种后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