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通过研究在连栋大棚中立体套种苦瓜、大白菜、芹菜对土地利用率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可达175%;常规苦瓜栽培模式1hm2种植13500株,产量为46200kg;套种模式1hm2栽苦瓜6750株,产量达78450kg,比常规栽培增产69.81%,1hm2净收入132960.0元,比常规栽培增收346%,效益明显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2.
我们根据金华地区生产实践,并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出一种南瓜-西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稳定、销路大,推广潜力大,适宜规模经营。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用塑料遮阳网是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具有遮光保温、防霜和保湿等多种改善作物生长环境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探索遮阳网在茶树扦插育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笔者于1992和1993年在浙江省金华县孝顺农场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1.材料:供试良种茶苗为福鼎大白茶。遮荫材料为宽1.8m、透光率35%的黑色遮阳网,0.3~0.5mm地膜,本地芒杆编织物。 2.试验方法:试验地0.4亩,苗床畦宽0.89m,长20m,每床324行,每行42株。分黑色遮阳网搭棚加地膜覆盖、黑色遮阳网搭棚和当地芒杆编织物遮荫三个处理,每处理重复三次。按试验设计,扦插后20、35、45、60天各测定一次插穗愈合率、发根率和根长。测定样本随机按行抽样,每次测定取样40~45株。生长量和出圃率测定于扦插12个月后进行,生长量包括苗高、苗粗和着叶数。  相似文献   
4.
金丹玲 《中国茶叶》2010,32(5):16-16
春季茶园随着气温的上升,茶树完成了冬季整个生理休眠过程,开始抽枝发叶,实现生命的生长发育,随着新梢的增长,茶树慢慢长大,采摘茶叶就是利用枝叶生长的过程,将嫩芽采摘,制成人们食用的茶叶。虽然抽枝发叶的生命过程有一定时间历程,但不是每年日子都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了解抽枝发叶与气温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的采摘茶叶,安排生产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7~9月田间测定,与空旷地相比,农田林网区平均降低风速20%、增加相对湿度2%.12时的温度降低2℃、蒸发量减少10%;北南林带平均增加粮食产量5%,差异显著,东西林带略有增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