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树体营养 花性与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荔枝是我国南方佳果,在我省水果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主要出口创汇水果之一。由于荔枝存在结果迟,单产低、产量不稳问题,影响荔枝生产发展。过去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重视栽培技术、环境效应,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认识也加深了,认为荔枝的树体营养、花芽分化、激素水平对丰产稳产有重要关系。为探索荔枝丰产稳产内在营养机理,开花性別的变化,进一步克服荔枝  相似文献   
2.
荔枝多梢是影响翌年成花结果的因素之一。“出冬梢、春无花”,幼龄树早花与花量大,是造成花而不实的弊病根源。用人工控梢如:环枝、挖根、摘梢较花工、费本,技术性高。据国内外报导:应用青鲜素(MH)、比久(B_(?))在柑桔及苹果上进行控梢、促花有一定成效。1978年我们曾试用青鲜素、比久抑制荔技冬梢生长取得不同效应。1979年继续试验,进一步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荔枝控梢促果的效应,探索简便有效方法,获得荔枝早产丰产。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刘一号是我所与福州罐头厂、莆田地区农业局、福清县农业局以及东刘大队,从福清东刘大队选出的下番枝优良单株。具有晚熟,优质,丰产,适宜鲜食和加工等优点。经过1979~1981年三年的田间观察和果实理化性状测定,证实该品种果大,肉厚,质脆,甜酸适口,抗逆,丰产。作为罐藏加工具有果肉色泽洁白,表面光滑,形态完整,大小均匀,组织脆嫩,富有弹性,甜酸适口,有香味等特点。罐藏固形物为50.4~52.85%,罐藏质量列为一、二类。加工性能优于乌叶品种,去核容易,果实利用率高达65.5~66.36%,果实  相似文献   
4.
荔枝是我省水果中之“珍品”,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荔枝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为此,我省除着重在闽南三角洲地带发展荔枝外,应当重视开发利用闽东沿海内海湾小气候条件,建立晚熟荔枝生产基地。 1987年6月份,省园艺学会组织有关人员赴闽东沿海考察果树生产,8月份又在福州召开“开发闽东沿海内海湾地区,发展亚热带果树的论证会”认为可在该地带建立晚熟的荔枝生产基地。现就有关问题提出若干粗浅看法,供商榷。  相似文献   
5.
荔枝树体营养与优化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树体营养与优化施肥郭仰楚,戴良昭,童文山,李永霖,王振川我国荔枝栽培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随着对栽培管理、产量、稳产、丰产性能要求提高,旧的传统经验不能有效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科技人员对荔枝矿质营养研究已有显著进展,并在生产上逐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研究荔枝小苗嫁接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由于包扎材料不够理想,成活率不高,如用地膜,其成活率仅为35—87.5%;农用塑料薄膜只32.35~59.0%;涂蜡却低到5.17%。因此,选择理想的包扎材料便成为提高嫁接成合率的一个关键。一九八九年我所黄金松同志从日本引进了“石蜡条”(又称薄拉膜,是一种生物工程膜),以后我院环农公司也大批引进,从而在荔枝、龙眼小苗嫁接上作包扎材料,均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嫁年试验与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气候转暧,冬季气温升高,荔枝早花、多花、落果或无花、无果现象比较严重,影响果区经济收益。我们曾在70年代开始试验应用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虽取得一些进展,却未能从外源激素对内源激素的调节,以及树体营养、座果问题进行较深入研究,所以在应用外源激素上存  相似文献   
8.
荔枝下番枝东刘一号选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仰楚  刘家增 《福建果树》1994,(3):49-49,29
荔枝下番枝东刘一号选种简报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郭仰楚福清市音西镇东刘村刘家增下番枝为我省最晚熟荔枝品种之一。下番校古名“中元红”或“中元枝”,据福清县志记载“中元红”即荔枝将绝才熟,以晚重于时,味亦香。下番枝一般成熟时间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比福建主...  相似文献   
9.
我省荔枝长期沿用高压繁殖,良种推广缓慢,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为此,从1982年起我们在学习省外经验基础上,开展荔枝小苗嫁接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一些进展。一、试验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福清县东刘大队和福清县农科所苗圃进行。采用高位舌接、搭接(合接)、切接、贴接(刨接)、短枝腹接以及皮下接(插皮接)等六种方法,每季或每月嫁接一次,每次接20~30株。  相似文献   
10.
兰竹荔枝矿质营养状况与化学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