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1.
2.
以枣皮为试材,采用碱提、超声辅助碱提、酶-超声辅助碱提3种方法提取红枣色素,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红枣色素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亚硝基(NO_2~)、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H2O2能力及还原能力,以探究红枣色素的最适提取方法。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红枣色素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碱提取色素对DPPH·、O_2~、·OH、NO_2~、H2O2清除能力较强;当色素质量浓度大于0.25mg·mL~(-1)时,酶-超声辅助碱提取色素对ABTS+·清除能力最强;当色素质量浓度大于0.4mg·mL~(-1)时,还原能力强弱依次为碱提取色素酶-超声辅助碱提取色素超声辅助碱提取色素。不同方法提取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差异,以碱提取色素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枣皮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探讨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蛋黄卵磷脂、亚油酸、小鼠肝组织、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体系的影响,研究了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脂质过氧化、Fe2+诱发蛋黄卵磷脂脂质过氧化、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可溶性膳食纤维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抑制小鼠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对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较强,但对H2O2诱导的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较弱;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膜溶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红枣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补饲技术 1.种公羊的补饲。种公羊饲养得好坏,对整个羊群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特别予以重视。 从配种前1.5个月开始,即应根据种公羊的体况和精液的数量及品质增加精料,使之在配种期达到所规定的体况标准。在其配种旺季,每天要补给精料1公斤左右,其中油饼类应占三分之一,其余的可以是大麦、玉米、瓜于、高粱和麸皮等。粗饲  相似文献   
5.
3种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食用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常见海产贝类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对3个不同养殖区域内水煮加工后的牡蛎、缢蛏和血蚶体内的Cd、Cr、Cu、Pb、甲基Hg和无机As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利用体外生物可利用度分析贝类中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解和转化情况,并采用生物质量指数(Pi)和靶标危害系数(THQs)对贝类食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牡蛎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且Cu、Cd是牡蛎的主要污染因子。Pb和Cd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达到4.6675和1.0601,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达7.6552,说明部分贝类达到重度污染。体外生物利用度模型表明,贝类中的重金属在人体胃肠道环境下不能完全溶解,其生物利用度在1.1975%~69.5775%之间。采用THQs值评价贝类中金属元素总量和体外消化模型后的含量,以金属总量进行评价时,77.78%贝类样品的THQs值大于1.0;以体外消化模型后的金属元素含量评价时,3个养殖区的牡蛎和象山缢蛏的THQs值大于1.0,表明长期食用牡蛎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并且各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依次为Cd无机AsCuPb甲基HgCr。本研究结果为评价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风险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蓝光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为了研究蓝光对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本试验利用RT-PCR结合RACE的方法,从桃果实中克隆了向光素基因PpPHOT1以及隐花色素基因PpCRY2的c DNA全长序列。序列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pPHOT1含有向光素所共有的蛋白保守功能域,即N端的LOV结构域和C端的丝/苏氨酸激酶结构域;而PpCRY2则含有隐花色素所共有的蛋白保守功能域,即N端的光裂解酶类似结构域(PHR)和C端的DAS功能域。蓝光处理显著增强了桃果实PpPHOT1和PpCRY2基因的表达,这表明PpPHOT1和PpCRY2可能是桃果实采后响应外源蓝光信号的重要因子。此外,PpPHOT1和PpCRY2在金丽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湖景蜜露果实,表明蓝光处理诱导金丽类胡萝卜素积累效应更显著,这可能与果实的品种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蓝光诱导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衡量森林生产力。研究森林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对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帽儿山林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2004年帽儿山林区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帽儿山地区生物量进行全局自相关性分析和局部自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用R软件建立生物量与各地理因子、生物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使用GWR软件,以每公顷株数、平均胸径和高程为解释变量,建立GWR模型。结果表明:帽儿山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在本研究区域内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较多元回归模型AIC值降低了90,决定系数R~2和调整型决定系数R~2均有提升,GWR模型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