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采用本研究室建立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转化苎麻优良品种芦竹青,获得了转Bt基因苎麻候选植株。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等分子检测,证明Bt基因已经整合到部分候选植株基因组中。选取PCR和Southern杂交均为阳性的部分株系(T0)种植在大田,对这些植株进行室内抗虫鉴定并考察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次年对T1代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T0代转Bt基因苎麻植株的抗虫性均强于对照,部分株系的抗虫性显著强于对照植株;且基本保持了亲本的优良性状;T1代植株中也含有Bt基因,表明Bt基因能稳定遗传,且T1代植株在大田的抗虫性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介导苎麻转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波  彭定祥  孙珍夏  张娜  邢秀龙 《作物学报》2007,33(10):1606-1610
以苎麻优良品系“5041-3”子叶作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农杆菌菌株为EHA105,重组质粒为pBIN m-GFP5-ER。经农杆菌浸染后的子叶外植体经过共培养、选择培养、伸长培养和生根培养后再生出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再生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苎麻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苎麻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苎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苎麻基因组SRAP扩增体系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苎麻自交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苎麻SRAP分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10xPCR Buffer、模板浓度、Mg^2+、dNTP、引物、Taq酶、循环次数、退火温度等,建立了适于苎麻SR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即在201.1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为0.3μmol/L;模板DNA的用量为60~100ng;Mg^2+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0.2mmol/L;砌酶用量为1U。适宜的扩增程序为先94℃变性1min,前5个循环以94℃变性1min、33℃复性1min、72℃延伸1min进行,接下来将复性温度提高到52℃,其它条件不变,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4℃保存。本文讨论了SRAP分子标记在苎麻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应用SRAP分子标记构建苎麻遗传图谱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生产面积已发展到56万m~2,年产值达3495万元。食用菌已经成为阳泉市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栽培食用菌有平菇、香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黑木耳、秀珍菇等,其中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少,生产基地分布较散[1],工厂化生产程度低。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双孢蘑菇标准化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阳泉市食用菌产业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对该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