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2.
对蝴蝶兰(Phalaenopsis)组培生产中引起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的原因以及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再利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素质量浓度增高和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原球茎状体玻璃化程度加重。当激素NAA为5mg/L、BA为10mg/L,继代培养到第9代时,2种培养基中玻璃化率分别高达71%和65%。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平均增殖率仅为2.2%,再生植物率为183株/瓶,明显低于正常的原球茎状体的5.3%和1297株/瓶。玻璃化原球茎状体在无激素培养基中经2~3代培养后,玻璃化原球茎状体的数量下降到0.84%,玻璃化现象可得到明显恢复,恢复后的原球茎状体的分化能力和植株生长状态与正常原球茎状体一致,无变异现象发生,可继续应用于组培生产。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无性快繁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蝴蝶兰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的操作工艺,包括蝴蝶兰类原球茎继代与扩繁操作工艺和蝴蝶兰类原球茎组培苗生产操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蝴蝶兰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影响蝴蝶兰( Phalaenopsis) 无性快繁规模化生产中常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和继代时间直接影响蝴蝶兰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body, PLB) 的增殖速率, 在改良狩野和改良KC培养基中类原球茎的增殖速率明显高于MS培养基; 对培养215个月的类原球茎进行转接继代增殖率最高; 采用两步成苗法培养幼苗, 可将幼苗的出瓶时间缩短到7~8个月; 对5个品种扩繁20代的类原球茎的开花株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是各品种开花株群体性状稳定, 3个品种无变异现象发生, 2个品种的类原球茎在18~20代时变异率低于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