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1.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8个果桑品种,以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粤桑大10为对照进行试验,从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粤桑大10、四季果桑、台果72C002适宜在桂林作为特色果桑品种适当发展,金墙63不适宜在桂林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桂林蚕区桑树夏伐及冬剪后桑枝主要通过燃烧处理,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开展桑枝屑栽培香菇技术研究,集成本地桑枝香菇栽培技术,包括桑枝屑加工、栽培季节及香菇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棚搭建、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桂林地区桑蚕产业增效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桑椹发酵饮料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桑椹、柠檬、糖、蜂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然发酵研制桑椹发酵保健饮料.以黄酮含量、多酚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制备桑椹发酵饮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新鲜大10桑椹、柠檬和红糖质量比20∶2∶5,在30℃避光条件下自然发酵100 d.得到的桑椹发酵饮料中生物活性物质黄酮质量浓度为912.45 μg/mL,多酚质量浓度为266.41 μg/mL,其果香浓郁,酸甜适宜,综合评分为92.44分.该结果可为桑椹发酵饮料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引进9个果桑品种,以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粤桑大10为对照进行试验,从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粤桑大10、四季果桑、台果72C002适宜在桂林作为特色果桑品种适当发展,金墙63不适宜在桂林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桂林地区引进强桑1号栽植,对其性状进行跟踪观察,并开展密度、肥料用量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期为本地强桑1号的引进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观察及研究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广西桂林栽植生长发育时期为3月12日—12月10日,全年桑叶生长期比沙2×伦109长10 d左右。在广西桂林地区栽培以规格0.9 m×0.7 m,即每667 m2栽1059株为宜。每667 m2强桑1号桑园施氮肥54.0 kg、磷肥21.6 kg、钾肥27.0 kg可获得较好的桑叶产量,示范区全年采摘桑叶5次,每667 m2桑园桑叶平均产量达3157.40 kg。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桂林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节水抗旱稻作为栽培稻品种的一种新类型,应掌握其适宜栽培技术。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技术,以期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测试4种铜制剂对沃柑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确定合理的使用浓度和技术,并评价其对沃柑的安全性,从而为沃柑病害防控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美果铜、噻菌铜、加瑞农和可杀得叁千4种铜制剂均能有效防治沃柑叶片溃疡病,其中美果铜800倍液对沃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最显著,其平均防效高达95%以上,20%噻菌酮悬浮剂500倍液和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次之,77%可杀得叁千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效果相对最差;4个处理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97.68%、94.32%、93.70%、93.03%,其中美果铜800倍液的防效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在新梢叶片转绿期、幼果直径1.5 cm时开始喷药,下雨前、后适时喷药,能有效防治沃柑溃疡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为水稻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在种植户中掌握适宜栽培技术不足,本文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生产地环境、整地、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金桑黄JS1、龙桑黄LS2、杨桑黄YS3和桑黄S6 4种桑黄菌种为试材,采用紫外比色法比较不同桑黄子实体中总三萜、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通过对桑黄母种、原种和子实体栽培进行优选,分析不同阶段各桑黄菌丝体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差异,以期为桑黄功能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子实体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阶段菌丝萌发速度呈显著性差异,4种桑黄母种均在以蔗糖为碳源的PDA加富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和麸皮培养基上生长相对缓慢,而在桑枝滤液培养基上生长最慢,YS3菌丝生长表型综合最佳。桑黄原种菌丝在第3天的生长速度均最快,JS1、YS3和S6在麸皮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均最快,分别为4.78、4.60 mm·d-1和3.08 mm·d-1;LS2在4种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其中在玉米粉培养基中最快为4.17 mm·d-1。对比分析不同桑黄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LS2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YS3子实体总黄酮和三萜含量最高,S6子实体黄酮、三萜及多糖含量均最低。综合考虑菌丝生长速度、农艺性状、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桑黄YS3和L...  相似文献   
10.
通过桑蚕新品种“9芙N7H”、“98N7H”,以当地主推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于2019年—2000年进行了3期农村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芙N7H、98N7H在饲养过程中,各种性状表现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孵化齐、蚁蚕活泼、食桑快、发育整齐、迟眠蚕和弱小蚕少;“9芙N7H”、“98N7H”对血液型脓病抗病能力与对照“两广二号”相仿,单张产茧量“9芙N7H”、“98N7H”分别比对照“两广二号”高1kg、0.66kg(2.6%、1.7%),不显著。“9芙N7H”、“98N7H”的各项经济性状表现与当地主推品种“两广二号”相仿,可作为春秋兼用蚕品种在桂林市适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