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兴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切生产活动的载体。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文章以郴州市永兴县为研究对象,在对永兴县的建设用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日前 ,山东省荣城市靖海镇山西头村宋洪英家的200多张貂皮以每对(1公1母)320元的价格出售一空 ,纯收入2万多元。宋洪英高兴地说 :“现在好了 ,妇女不出门靠养貂就能挣到钱。”如今 ,像宋洪英这样靠养貂致富的家庭妇女在靖海镇不下1000人。近几年 ,靖海镇以渔业经济为依托 ,大力培植发展家庭养貂业。为了使更多的家庭养貂致富 ,镇妇联在东北河、韩家疃、西邵山等6个村成立了养貂示范服务基地 ,调动了妇女养貂的积极性。尝到养貂甜头的靖海镇妇女 ,对家庭养貂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今年全镇又新增种貂5000只 ,使该镇的种貂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农大超甜1号"与现有甜玉米品种相比,农艺性状表现极为突出。如种子发芽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抗倒伏能力强,对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和青枯病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采收期长达7~10天。"农大超甜1号"既可以春播,又可以夏播,且长势和产量非常稳定,从而降低了农民栽培的风险性。"农大超甜1号"可溶性糖含量高达24%,甜度极高,同时,果皮特别柔嫩,渣少,因而很适合鲜食或速冻加工。育种者还通过遗传手段,导入与颜色表达有关的基因,培育出金黄、紫黑、红色、黄白相间等色泽的"农大超甜1号"。它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餐桌玉米提出的"好吃、好看、营养、保健"四大要求,同样能满足农民在农村种植结构优化方面对甜玉米提出的"好种、好收、好卖、高产、高效"等要求。 (本刊辑) 一种名为"小冰麦"的小麦新品种逐渐受到我国北方农民的欢迎,开始在许多省区推广种植。 2000年吉林省农安县杨树林乡大面积推广种植了"小冰麦",结果平均每hm2土地比往年种植玉米增收3 000元。 据了解,"小冰麦"是由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郝水院士和何孟元教授课题组培育成功的。自80年代初开始,他们应用植物染色体工程将野生天蓝冰草的染色体及其片断引入小麦基因组,为利用野生有益基因改良小麦创造了基础,首次获得了世界上唯一的两套完整的"小冰麦"异附加系列,在国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小冰麦"达到了加拿大西部草原春麦和美国北部深色春麦的品质指标,超过了农业部和原商业部制订的优质面包小麦标准,被农业部确定为面包用小麦品种。1999年,杨树林乡的农民种植了500多hm2"小冰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第二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hm2。2000年,这种小麦在吉林省的种植面积已达六成以上,而且已推广到了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天津、河南、青海和银川等地。 (本刊辑) 日前,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艘来自马来西亚的泰国籍货轮实施检疫时,发现船上食品舱的一袋500g豇豆已经被严重蛀食,并从豇豆上截获豆象成虫。 经室内鉴定,确认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一类危险性害虫-菜豆象。鉴定人员统计发现,在送样的25粒豇豆上竟有38只成虫,说明菜豆象的为害已非常严重。 据悉,这是海南口岸有史以来首次截获此类害虫,也是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成立以来首次截获一类危险性害虫。检疫人员已按照有关规定对上述货轮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防止了该虫的传入。检疫人员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高超的检疫鉴定技术,确保了海南乃至我国豆类生产的安全。 据有关专家介绍,菜豆象属鞘翅目豆象科植物害虫,主要分布于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它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仓储害虫,为害菜豆、豇豆、兵豆、鹰嘴豆、木豆、赤小豆、芸豆、蚕豆、豌豆等多种豆类植物,其幼虫一旦在豆粒内蛀食,将对储藏的食用豆类造成严重危害。 (本刊辑)  相似文献   
4.
5.
6.
绿亨天宝     
绿亨天宝植物增产剂,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及专家联合研制开发的新型高科技农用新产品.当代世界上最重大的农业科研成果之一.它既不是植物营养元素,也不是植物激素,而是一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种优异性能的活性物质,具有增产增效、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病能力的新型强力高效植物增产剂,该产品在全国20个省、市、地区、县20种供试作物上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功能优异,增产增效显著.1994年12月已通过省级鉴定,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1999年被列入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及全国农业新技术传播网重点推广产品,产品质量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牛炭疽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鉴别方法,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条炭疽病经多年的研究,病源、发病规律已基本清楚,对此病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选育抗病的油茶物种、品种或单株。为了便于比较、整理和进一步研究,必须有基本一致的鉴定方法和标准。现提出以下初步方法,供试行参考。一、内容和要求首先必须广泛地、大量地收集各地油茶物种、品种或单株中抗炭疽病的原始材料,并着手研究油茶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从实践中和理论上进一步提高抗病育种的技能。通过  相似文献   
9.
 2年多点区试表明,郑麦004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广,平均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96%;具有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穗粒数较多、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优、综合抗逆力强等特点,是一个适合黄淮南片麦区及河南省大面积生产水平早、中茬种植的半冬性、丰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有较广阔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15个冬小麦品种的11个面粉、淀粉和面条品质性状在5个生态试验点的表现。结果表明①基因型方差在所有性状上达到极显著,环境方差在8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在7个性状上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变异在多数品质性状上大于环境变异,环境变异对一些重要品质性状的作用较大。基因型变异在所有性状上大于基因型×环境互作变异。②多数性状的稳定性因品种而异,一些重要品质性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的淀粉性状和面条品质选择提供了有关基因型和环境作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