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前期(4月17日和5月1日)和后期(5月15日和5月29日)4次在大连生态园区采集的植物和土壤样本的含氮量。结果表明:(1)草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最高为33.8g·kg-1,比木本植物高了6.21%,是土壤的5.2倍;木本植物的平均含氮量是土壤的4.9倍;植物平均含氮量为32.8g·kg-1,是土壤的5.0倍;(2)在草本植物中,节节草的平均含氮量为37.4g·kg-1,比山羊草高了19.25%。在木本植物中,槐树的平均含氮量为38.8g·kg-1,比松树高了33.76%;槐树土壤的平均含氮量为7.1g·kg-1,比松树土壤高了18.31%;(3)草本植物的根和茎叶的平均含氮量在前期和后期保持一定水平。在木本植物中,槐树和松树前期的平均含氮量分别为42.8,33.1g·kg-1,比后期分别高了15.42%和44.71%。其中,槐树和松树的根和茎平均含氮量前期分别为63.0,22.5g·kg-1和47.0,29.5g·kg-1,比后期高了30.95%、14.22%和32.98%、91.53%;槐树前期未长叶,后期叶的含氮量为45.8g·kg-1,松树叶的含氮量前期为22.8g·kg-1,比后期高了7.9%。槐树和松树根际土壤含氮量,槐树后期8.3g·kg-1比前期高了27.7%,松树前期6.2g·kg-1比后期高了12.9%;(4)槐树和松树的平均含氮量与其根际土壤的比值分别是前期为7.1和5.3,后期为4.4和3.4。确定生态园区主要组份的含氮量,对调控环境成分的氮水平,建设生态园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所面临的经济过热和轻度通货膨胀等现象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密切关系。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分析,阐述我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进而反应出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抗虫转cry1Ab水稻(MF86)及其亲本对照非转基因水稻闽恢3301(MH3301)为材料,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水稻瘤矮病毒介导的转cry1Ab水稻对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病水稻对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寿命影响不显著,促进了其生殖力;而显著缩短了取食MF86的褐飞虱寿命,降低了其生殖力。水稻在不感病的情况下,取食MF86较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可显著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殖力;而水稻在感病的情况下,取食MF86较取食MH3301的褐飞虱种群生殖力显著降低。感病的MF86较未感病MF86显著降低褐飞虱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显著缩短世代平均周期;而感病的MH3301较未感病MH3301对褐飞虱生命表动态参数的影响基本均不显著。由此可见,水稻瘤矮病毒介导的转cry1Ab水稻(MF86)对褐飞虱种群增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加速,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小菜蛾在延安地区自然条件下能否越冬,对小菜蛾的过冷却点、低温生存能力以及室外自然条件下越冬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幼虫中1龄幼虫的过冷却点最低(-17.07℃)。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最高(-14.36℃),其次为成虫(-15.25℃),蛹期的过冷却点最低(-19.45℃),这表明在小菜蛾各种虫态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蛹。在5、0、-5、-10℃温度条件下,小菜蛾蛹的LT_(50)、LT_(90)、LT_(99.9)均随温度的降低而缩短,99.9%蛹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52.82、29.03、26.17、13.45 d,这表明小菜蛾不能在冬季温度连续低于0℃的时间超过29 d的地区越冬;另外,小菜蛾蛹的野外越冬试验结果发现,蛹在延安地区越冬死亡率为100%。结合延安地区冬季的温度变化规律,初步推断自然条件下小菜蛾在延安地区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加速,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在对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