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美国柑桔研究与教育中心(CREC)有关采后生理的研究主要由Jackie Barns和Ed Echeverria博士领导的实验室执行。Jackie博士主持鲜果内、外品质的研究。从采收到处理按顺序定点调查果实品质。研究认为桔汁品质的变化与现行的采摘与处理方法有关,并已开展了研究采后失调——囊瓣干缩(Section—drying)的工作,描述了囊瓣干缩发生时的果实症状。因此,与囊瓣干缩有关的果实特征可用来预示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县级柑橘适宜性评价咨询系统研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省黄岩区为样区,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传统柑橘适宜性评价模型相结合,实现地图式柑橘适宜性评价咨询技术.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脱落机理研究进展管彦良,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8020)柑桔是一种座果率很低的果树,一般柑桔品种的座果率都在5%以下。如果在花期或幼果期遭受异常天气,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异常落果,导致柑桔大幅度减产。因此,了解柑桔生理落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柑桔果实的采后生理失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果实的采后生理失调管彦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318020)水果在完熟或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非侵染性病害,称为水果采后生理失调(或称生理病害),它是水果对环境胁迫和生理胁迫的一种反应。水果的采后生理失调,除引起...  相似文献   
6.
柑桔幼果离区薄壁细胞在幼果脱落初期的主要表现为细胞壁解体,淀粉粒沉积和线粒体遭到破坏。脱落后期的主要表现是高尔基体数目的增加和钙晶簇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柑桔高温热害发生的过程和起因、热害导致柑桔异常落花落果的特点及其生理反应、热害发生的对策等。柑桔热害发生在柑桔年生育期花期和生理落果的时期。主导因素是突发高温,春梢猛发旺长加剧了热害的程度。柑桔热害发生主要表现为物候期进程紊乱,缩短了花、果脱落高峰时段的持续时间。突发陡升的高温使树体营养失调,碳代谢受阻,内源激素失衡,树体防御体系破坏,最终导致严重落花落果而减产,甚至当年绝收。应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和以喷水降温为主的应急措施,减轻热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总人口 5 7万余人 ,地域面积 9 86万hm2 ,其中山林面积 7万hm2 ,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黄岩自然条件优越 ,水果资源丰富 ,尤以盛产蜜桔、杨梅、枇杷而遐迩闻名。目前 ,全区水果种植面积已达 1 6万hm2 ,年产量 16万t余 ,产值在 3亿元以上。东魁杨梅系黄岩特产良种 ,是 2 0世纪 5 0年代末从黄岩江口镇东岙村杨梅园中选出的杨梅实生变异品种 ,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吴耕民先生将其命名为东魁杨梅 ,寓意“东方之魁”。它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 ,是我国最重要的杨梅品种资源之一 ,也是山区…  相似文献   
9.
柑桔采后的化学防腐进展陈荣敏,管彦良(浙江省黄岩市特产局317400)(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世界各地生产的柑桔一般有40%的损失,主要原因为微生物病害引起腐烂。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杀菌剂,防止柑桔果实贮藏中的病害成了科学家的共同目标.本文...  相似文献   
10.
八朔蜜柑果实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与其它柑桔品种不同,在常温下即可发生果皮油斑病。以前的研究表明,病症最初出现在贮藏第30天,而且多数集中在果皮赤道区域,其后延伸到果顶和果蒂。本文旨在揭示油斑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果皮生化代谢和生理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 供试的八朔果实采自广岛果树试验场桔园。果实贮藏在2~20℃的不同温度和75~80%RH(低湿)及90~95%RH(高湿)下3个月。每个月测一次样品的生理生化指标。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