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成灾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霜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很强的叶部病害,是日光温室黄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每年10月下旬后,随着气温的下降,黄瓜霜霉病开始进入为害盛期。特别是一些夜间温度偏低、湿度过高、叶片结露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制种玉米田瘤黑粉病的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并依据试验示范结果,提出了药剂包衣、药剂喷雾等控制病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武威市温室瓜菜生产的发展.瓜类、茄科蔬菜的连年重茬种植.部分乡镇根结线虫的为害日益严重.已成为日光温室瓜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据2006年5—6月在武威市凉州区的高坝、发放、金羊、大柳、清水、金沙等乡镇的155座日光温室调查.目前除辣椒尚未发现被根结线虫侵染外,  相似文献   
4.
玉米先玉335全膜双垄沟灌制种父母本优化配置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玉米品种先玉335在全膜双垄沟灌条件下进行了父母本配置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灌模式下,父母本比例为1∶6时玉米主要性状表现良好,产量最高,可达9305.6kg/hm^2。  相似文献   
5.
甘肃武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武威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与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建立脱毒种薯快繁技术体系、建立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建立专业市场、促进商品流通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陇椒2号为对照,引进6种辣椒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椒3号、陇椒5号为羊角型早熟品种,长势强、果型好,产量高,适宜在日光温室中推广种植;新一代尖椒为牛角型晚熟品种,果型好、产量高,但收购价格较低,整体效益不及羊角型品种;37-78RZ和GH007品种品质差、产量低,不宜在高投入的日光温室中种植。  相似文献   
7.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蔬菜产业带东端,属国家重要的西菜东调基地之一,2006年全市日光温室达到4 000hm2.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自1997年和1999年从外源侵入后,迅速上升为温室蔬菜害虫的优势种群,并对温室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近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已基本掌握了该虫在武威市日光温室的发生为害规律,并探索总结出了以"清、挡、诱、扫、摘、闷、避、防"为主要内容的斑潜蝇无害化治理技术体系,经近5年累计1.26万hm2的防治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紫花苜蓿品质形成差异的水分生理特征,探索因地制宜、节水高效的灌溉模式,以河西地区为例,以不灌水(CK)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常规畦灌(M)、交替灌溉(T)和隔沟灌溉(G)等3种不同灌溉方式分别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不同灌溉量下对“三得利”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方式下株高与灌水次数呈正相关,分支数与灌水量呈负相关;交替灌溉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条件下株高三茬平均值最高为91.92 cm。(2)各灌水模式下,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表现出增高的趋势,其中交替灌溉的净光合速率随灌水量的增大提高了15.64%,且均高于常规畦灌和隔沟灌溉在同等灌水量下净光合速率。(3)不同处理紫花苜蓿的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漫灌处理紫花苜蓿的三茬总产量显著高于交替灌溉与隔沟灌溉在相同灌水量下苜蓿产量,在灌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和现蕾水条件下三茬总产最高达49 447.6 kg/hm2。(4)不同灌水方式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无灌水(CK)处理,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河西地区地处...  相似文献   
9.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无论是气候、土地、灌溉等自然条件,还是人力、物力、交通、通信等软环境,完全具备地域品牌制种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全市玉米制种面积已由1996年的700hm^2扩大到2006年的2.67万hm^2,但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的发展、气候条件的影响,制种玉米田害螨的发生呈面积扩大、为害加重的态势。为了提高优势产业基地害螨的综合治理水平.自2002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植保技术推广单位与玉米制种企业、制种基地农户有序协作的途径与措施.从而确保了统防统治的质量.有效控制了害螨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甘吉元 《植物医生》2008,21(1):42-43
2006年3-5月份,笔者在武威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0个乡镇275户农户,对主栽作物小麦、玉米、蔬菜上的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看出,武威市在农药安全使用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农药市场与使用管理,控制、减少其负面影响,是发展绿色植保、促进灾害生物防治与自然及人和谐发展的关键点,也是我们植保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