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食叶草智能日光温室穴盘育苗的试验方法,分析了食叶草苗期的生长特性及立地条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率平均值为95.14±4.86%;立地条件对食叶草的出苗率、株高、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立地条件较好的穴盘,生长较快;食叶草日光温室穴盘育苗的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与育苗时间的拟合发现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关性较好;苗高、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在育苗初期与立地条件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苗高在育苗的中后期与立地条件相关性不显著,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在育苗后期与立地条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在育苗的前期和中期交换穴盘位置,确保幼苗长势均匀。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0、5%、10%、15%、20%和25%)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对食叶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PEG-6000溶液对部分萌发特性有促进作用;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食叶草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胚根、胚芽的长度和鲜重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5%时,对食叶草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分析了近年来城郊农业用地资源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征占等原因日趋减少的实际状况,并提出了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整治措施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即通过开发利用近郊内的坝地资源、近郊及其周边区域梯田资源、河滩地资源以及沟道整治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平衡郊区农业用地资源减少量,保障城郊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景燕  龚伟  王辅  杨文龙  罗义刚  曾庆元 《园艺学报》2017,44(Z2):2649-2650
 ‘拇指蔺核’是从四川省古蔺县乡土核桃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小,壳薄,光滑。种仁饱满,易取整仁,风味香。平均单果质量7.5 g,壳厚0.77 mm,出仁率61.6%,粗脂肪含量66.7%,粗蛋白20.4%。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可达412 g · m-2。适宜于四川盆地周边湿热多雨的山地和丘陵区栽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
平凉市作为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甘肃省构建"三屏四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一局——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在构筑本地泾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  相似文献   
6.
女贞黑叶蜂在重庆一年发生一代,幼虫老熟后在土中作土室滞育,越夏越冬。次年3、4月间化蛹、羽化,产卵于芽叶边缘。成虫啮食女贞嫩叶,幼虫常将叶片及在叶上定居的一龄白蜡虫吃光,严重影响生产。在挂放蜡虫前,用残效期短的 DDVP 等农药喷雾,可有效地控制成虫、幼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白蜡虫雌雄群体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蜡是由白蜡虫的雄虫所分泌的,雌虫只能作种,不能泌蜡,因而称雌虫为种虫,称雄虫为蜡虫。在生产区域,以繁殖雌虫采收种虫为目的的挂放种虫的工作,称为挂虫;以繁殖雄虫采收白蜡为目的的挂放种虫工作,则称为挂蜡。白蜡虫的生态学特点,表现在雌雄两性对于环境条件具有不同适应性方面,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型。这种特点,显著地表现在雌雄虫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女贞营养物质与白蜡虫雌虫存活的关系。结果表明,女贞茎中含水量为62.04%、可溶性糖与氮之比为4.56:1、磷为0.6%、钾为1.6%、氮为0.84%和游离氨基酸为9.94mg/100g时,雌虫存活良好,其死亡率仅10~20%。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经济型灌木刺五加规范化栽培丰富了当地中药材品种,其根系水平拓展改良土壤结构效应明显。通过典型测试,0~60cm土层中,刺五加林地通气性优于玉米休闲地;林地浅层土壤根量丰富,占总根量的68.8%,表层土壤疏松,孔隙度较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刺五加栽培有利于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稳定脱贫攻坚成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防治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以建立最佳农业生态系统为目标,因而它是最佳生态系统管理。害虫的猖獗发生,是由于种群的生理生态特性的内因和环境条件的外因密切统一的结果。从内因控制害虫的猖獗发生,是最根本、最合理、最有效的措施。内因治虫,主要通过寄主植物的遗传基质、营养成分和建立优良生态系,使寄主植物能从内因影响害虫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