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择材质较硬的木扦制作的香菇木扦原种,生产的栽培种满袋时间仅需锯末种的一半,降低了后期感染的机率,成活率高,满袋后菌丝活力旺盛,无老化现象,延长了保藏时间。  相似文献   
2.
广元市属食用菌重点产区,但存在产量低、结构不合理、菌林矛盾突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菌种管理力度不强等问题。调整菌业结构、加大科研投入、培植新的增长点,强化品牌建设,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是发展壮大广元市食用菌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在线服务平台是四川省科技厅为服务脱贫攻坚而建成的一个连接产业、专家与贫困户的一个创新举措。我作为广元市科技在线服务的一名食用菌和果树专家,2016年有效回答问题98个,2017年已经回答72个,信息员确认60个。经过两年多的服务,作为一名普通专家,感受颇深。搞扶贫,专家答疑要接得上地气。农业生产中需求的技术,不是造飞机、火箭的高精尖技术,而是一些实用的、简单的技术集成。科技人员只有带着一份责任、一份担  相似文献   
4.
在重庆种植早秋平菇因较好的效益受到菇农喜爱,早秋栽培在发菌期及出菇期往往遇到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的影响,而菇农习惯沿用秋冬栽培技术措施来安排和进行早秋生产,这样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从菌种生产、出菇场地、培养料、制袋、发菌、出菇及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环节,阐述了利用大棚栽培早秋平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短裙竹荪林地栽培能显著降低林间空气温度和地表3cm处地温,比树枝遮阳降低1℃,比遮阳网遮阳降低2℃左右;充分发挥了根系的涵水功能,缓冲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断折少,商品价值高;林地栽培比树枝遮阳667m^2增产15.3%。比遮阳网栽培增产28.5%。  相似文献   
6.
广元山野菜资源分布广,种类多,但存在人工栽培面积小,野生资源重采轻管,产业发展无序,开发利用率低,研究技术力量弱等问题。开展山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定保护措施、加强深度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建立无公害山野菜栽培基地、培育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牌是广元山野菜发展日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流域油橄榄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白龙江流域(广元生态区)油橄榄(Olea europaeaL.)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农民产业意识不强、品种混乱、栽培布局失控、光热资源严重不足是广元油橄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管护、增加投入、更换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合理布局是广元油橄榄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瓜属葫芦科的夏季时令水果。炎热的暑天,西瓜既解暑止渴,香甜可口,同时营养也十分丰富,其汁液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西瓜不仅清凉解暑,而且尚可作药用。现代研究证明:西瓜有解暑、利尿、降压、驱虫等多种作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医疗用途。西瓜栽培多以露地栽培为主,由于藤蔓生长旺盛,藤长叶茂,一般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仅栽400~500株左右,产量不高。西瓜在开花始果期后,藤蔓生长特别迅速,单位占地面积大,决定了其栽培密度不高;设施栽培由于密度较低,大棚有效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其最大效益。本试验利用大棚中搭架栽培西瓜,采用…  相似文献   
9.
以袋栽平菇为试验材料,研究输液式补水方法对平菇产量、单丛重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袋栽平菇通过输液式补水处理后总产量增加。补水处理从4潮菇开始产量明显增加,其中以第1潮菇采收后补水10min/d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18.5%。(2)输液式补水处理后,从第4潮菇开始可明显提高单丛菇重,但各处理间单丛菇重的差异不明显。在平菇的采收后期,通过输液式补水所产出菇的感官品质明显较对照(不补水)好。(3)每天对平菇茵袋直接输入10mL的水分即能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王正前  张守明 《食用菌》2006,28(6):48-48
黑木耳作为一种黑色和高蛋白低脂肪的菌物食品正在被人们逐步认识,全世界有90%的木耳产自于中国。目前,袋栽黑木耳已在各地大力研究和发展,但在生产管理中,常因菌袋污染高、菌袋成品率低、养菌周期长、管理工作工序繁锁、出耳少、出耳不整齐等因素,造成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低下,很多生产者出现亏损。笔者从2000年开始探索黑木耳袋料栽培,研究出了黑木耳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特整理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