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基于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表型变异,通过相关性、主成分以及聚类等分析,对9个硬叶兜兰野生居群的22个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探究硬叶兜兰居群间及居群内表型多样性,为硬叶兜兰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硬叶兜兰在居群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居群内变异较少。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4%,居群间表型分化高于居群内表型分化。22个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范围为9.52% ~ 31.48%,9个居群平均变异系数为14.55% ~ 18.51%,在表型间差异显著,在居群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花纵径等花部性状和株高等营养性状是硬叶兜兰变异的主要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中萼片长和花瓣长与大部分性状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冠幅、叶片数等营养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花横径、花纵径等生殖性状与海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以聚类为3个类群,和硬叶兜兰地理分布距离一致。  相似文献   
2.
草原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草地生态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宁夏温性草原类型多样,是研究温性草原物种丰富度对水热响应的理想场所。文中利用宁夏草原479个样地丰富度数据和对应的气候、地形数据,分析了宁夏草原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夏草原物种丰富度与经度、海拔呈正相关;与纬度呈负相关。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物种丰富度与经度、纬度以及海拔之间回归方程,即:S=2. 044LON-2. 491LAT+0. 004ALT-121. 411(R2=0. 643,P <0. 0001)。冗余分析(RDA)方差分解显示:水分、能量及地形对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共同解释率为44. 83%,单独解释率分别为5. 63%,1. 14%和0.31%,未解释的部分为55. 17%。水分和能量是宁夏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主要影响因素。从未解释的比例来看,研究中未考虑的土壤因素很可能对宁夏草原物种丰富度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指标,是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的根本所在。宁夏温性草原位于干旱与半干旱的过渡区,针茅属植物是其优势种群,对水热变化敏感;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探讨宁夏草原针茅属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格局,在宏观尺度揭示其影响因素,不仅在生态学理论研究中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宁夏天然草地生产与管理也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宁夏温性草原针茅属植物群落为对象,沿着环境梯度设置15个野外观测样地,调查了植物群落特征,测定土壤养分指标,结合各个样地的气候因子、土壤养分和空间数据,探讨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对生态因子的响应,阐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结果显示:1)宁夏针茅属群落生产力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经度显著负相关;物种多样性与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海拔显著正相关,而与经度关系不显著;2)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速效氮(SAN)、年均温度(MAT)、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年均辐射(Ssrad)、土壤水分(SWC)、土壤容重(BD)、土壤全磷(TP)、年均降水量(MAP)、生长季月均降水量(GSP)、干旱季月均降水量(PDA)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土壤因子对生产力、多样性及整体解释量分别为15.6%、17.8%、19.8%,水热因子对生产力、多样性及整体解释量分别为13.8%、37.9%、25.2%,共同解释量分别为68.7%、39.6%、50.6%。总体而言,水热及土壤因子是宁夏针茅属草原生产力及多样性格局的驱动因素,但对多样性和生产力解释比例不同,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呈正相关趋势,但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能为宁夏天然草原的生产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苔藓植物作为一种环境指示植物广泛应用于生态各领域。以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下苔藓群落为研究对象,沿着东坡山体设置了15个样地,运用冗余分析(RDA)对苔藓物种重要值与环境因子进行了排序,以期揭示贺兰山苔藓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样地485份标本都是地面生苔藓,共有14科19属36种,主要是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牛毛藓科(Ditrichaceae)和提灯藓科(Mniaceae),占苔藓植物总数的69.44%;15个样地苔藓物种重要值大小排序显示:优势种分别为灰藓(Hypnum cupressiforme)、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树形疣灯藓(Trachycystis ussuriensis)、美姿藓(Timmia megapolitana)、青藓(Brachythecium pulchellum)、对叶藓(Distichium capillaceum)、无齿紫萼藓(Grimmia anodon)、厚角绢藓(Entodon concinnus)、细牛毛藓(Ditrichum flexicaule)和中华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其中灰藓的重要值为0.417 6,是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林下苔藓植物主要的建群种,说明贺兰山东麓云杉林下较为干燥。RDA结果表明:海拔(F=5.124,p=0.010)、坡向(F=3.114,p=0.034)、年均降雨量(F=2.598,p=0.050)和年均温度(F=3.357,p=0.030)是影响苔藓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一和第二主轴共计可以解释苔藓群落方差63.20%。研究结果可以为贺兰山苔藓植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内部员工满意是企业提供完美服务的前提。将内部营销的思想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取超额回报和持续的竞争力。本文对基于内部营销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作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统计、整理并分析了2005—2021年我国草莓新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数据,从历年申请与授权数量、申请主体、申请省份、申请与授权间隔时间、国内外申请与授权差异等不同角度分析草莓新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情况,同时对现有草莓新品种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草莓育种及其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长抑制剂对草莓花芽分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短日晚熟品种艳丽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通过苗期根施5 mL不同浓度调环酸钙(50、100、200 mg/L)、拿敌稳(100、200、400 mg/L),测定草莓苗期生长指标,后续进行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并结合物候期,分析生长抑制剂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最终运用主成分法进行果实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生长阶段,生长抑制剂处理对草莓子苗株高、叶面积、叶柄长及冠径影响显著,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且随抑制剂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T3、T6的壮苗指数显著高于CK,叶绿素a+b含量仅T6显著增加。综合来看,T6植株形态与叶片颜色都显著优于CK。花芽分化方面,生长抑制剂处理不同程度提前了花芽分化的进程。与CK比较,T1~T6分别提前5、2、2、1、7、5 d进入二分割期,并且物候期明显提前,其中T6表现最为突出。产量方面,T1、T2、T4、T5、T6的年前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但年后单株产量仅T2、T6显著高于CK,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甚至低于CK,T6的综合产量排首位。品质方面,生长抑制剂处理显著增加了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  相似文献   
8.
以“香野”草莓为试材,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下中性盐、混合盐碱、碱性盐3种类型盐碱胁迫对草莓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香野”草莓在河南中北部盐碱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草莓通过提高茎叶生物量,降低根部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抵御低浓度盐碱胁迫,但随着胁迫浓度加大,草莓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受害加重,根系活力降低,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接着各部分生物量减少。3种盐碱类型中碱性盐对草莓造成危害最大,混合盐碱次之,中性盐最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