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园艺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苹果套袋具有促进果实着色、增强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危害、减少自然灾害、提高优果率、增加果园效益的作用。但去袋方法不同会对果品的外观质量有很大影响.特别对果面光洁度、着色度、日灼程度有很大影响。为了确定合理的去袋时间,进而提高果品的外观质量,我们于2008年10月进行了苹果去袋调查,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462m,年均温10.4℃,年总积温3947℃,日照2315.4小时,年均降雨量555mm,无霜期174天,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全国55个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县)之一。去秋今春,泾川新建果园3335hm2,绝大多数新建果园栽植质量较高,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新建果园苗木成活率偏低。为此,笔者对新建果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平凉地区早有黄花栽培,“金针菜”是主要土特产之一。自一九八一年推广优良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以来,现已基本建成了万亩黄花菜生产基地,其中泾川占74.3%。近几年来,部分乡村群众在四旁为主的林木下间种黄花菜,有其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了探索林下良好的适合间作物群体,实行合理间作,一地多用、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林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有益变化,我们于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七年选设有代表性的点,对林木黄花菜间作情况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试图为指导种植业生产,推广应用这一新的林菜复合生产种植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泾川县地处甘肃东部,秦陇交界处,属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 462 m.年均温10.4℃.年总积温3 947℃,日照2 315.4小时,年均降雨量555 mm,无霜期174天,属北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是全国55个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县)之一.去秋今春,泾川新建果园3 335 hm2,绝大多数新建果园栽植质量较高,达到了规定标准要求,但部分新建果园苗木成活率偏低.为此,笔者对新建果园苗木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甘肃泾川苹果园起垄开沟覆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甘肃省泾川县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优势区,是典型的旱作苹果生产区,绝大部分苹果园没有灌溉条件,干旱制约该地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于2008—2010年进行了苹果园起垄开沟覆膜技术示范试验,成效明显。(1)材料与方法①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甘肃省泾川县丰台乡湫池村,试验面积0.33 hm2。土壤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我县以发展优质苹果生产为重点,兼顾发展优质梨、柿、核桃、枣等其它名优果品。形成红富士苹果、优质梨、山区杂果经济林和加工型苹果、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兴办了一批中小型果品生产企业,果品产业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优势产业,我县1997年跨入甘肃省林果支柱产业“十强县”行列,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2003年11月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现代果业发展的新跨越,是当前我县须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泾川生态果园现状及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果园,发展有机果品,是当今果品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分析我县建设生态果园、发展有机果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全县生态果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