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园艺   7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农大11号是我国华北地区食用菌生产的当家品种之一。作者于1982~84年对其子实体形态和结构的发育作了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的农大11号,采用棉籽壳室内块栽。在适宜条件下,经20~30天培养的菌丝体便开始形成子  相似文献   
2.
在平菇的生长发育中,不同种的菌丝有时会相互拮抗,限制对方的蔓延,保卫自己的“努力范围”。这种现象曾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近年来,我国平菇生产发展很快,品种日益增多,了解各品种间的相互拮抗特性,可以为平菇的分类、鉴定、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为此,我们收集了华北地区一些常见平菇菌种,观察了它们的拮抗表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平菇和凤尾菇组织分离的母种斜面上常会长出菇蕾,使营养菌丝生长速度大大减慢,转管后也易发生变异。用这种菌种,出菇期往往提前,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为了预防斜面上出菇,我们选用不同时期形成的平菇和凤尾菇子实体作种菇,进行了不同处理的组织分离试验。材料和方法:菌种选用平菇“农大11号”菌株和凤尾菇“农科1号”菌株。从平菇和凤尾菇的棉籽皮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的育种工作中,经常涉及孢子萌发的问题。1979年以来,我们对一些常见食用菌的孢子萌发过程作了观察研究,现将几种平菇孢子萌发的形态结构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系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食用菌室保藏的菌种,其中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有8313、农平、农大11号、伊平和云侧耳;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有539;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有82238423和农科1号;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平菇菌丝生长对培养料 pH 值的要求,我们将北京地区常见的几种平菇和霉菌作了不同 pH 值的平板培养,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均由本校提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平菇室外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室外栽培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大,没有明显的菇潮,且生产周期一般长达120天左右。然而,自然的适温期只有75~100天。因此,室外栽培务必增加较多的防护设施投资。有的甚至一个生产周期要跨季节(春季栽培要经越夏到秋季继续出菇)或跨年度(秋季栽培要经越冬到翌年春季继续出菇),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平菇室外短周期高产栽培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子辐照手段,培养生物新品种或刺激生物生长发育,是当今国内外的一项热门科研课题。我们用中子辐射平菇栽培瓶,试图促使其早出菇并增产。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