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菌种保藏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保存不当容易丧失活力或造成污染。菌种保藏既要求菌种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其原有活力;同时又要保持原有的特性。 不同菌种,采用什么方法保存,贮藏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曾采用日常应用较广的液体石腊保藏法,把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rwinia Stewartii(E.F.Sm.)Dye保藏在4—5℃的冰箱内,结果发现存活时间不长,只25—45天。  相似文献   
2.
试验证明,抗菌剂变温浸种灭菌法是铲除潜伏在种子内部病原细菌的一种有效技术。采用新植霉素300ppm或武夷菌素120ppm、农抗“120”1:20,药温47℃,浸种1.5小时,均可获得彻底灭菌效果。并且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发芽率比对照增加2.0~7.4%。常温抗菌剂浸种,浓度与变温浸种相同,而浸种时间需延长至18小时。其结果无论哪种抗菌剂处理均有病原细菌存活8.4×10~25×10~2CFU/ml。同时种子发芽率也有所下降。因此,常温浸种不能用于引种玉米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3.
环氧乙烷熏蒸小麦矮腥黑粉菌应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环氧乙烷熏蒸进口小麦矮腥黑粉菌取代干热灭菌法获得成功,为进口小麦灭菌处理开辟了新的途径。试验表明环氧乙烷熏蒸小麦矮腥黑粉菌的有效剂量为175—200克/米~3,熏蒸期间粮温15—25℃,密闭熏蒸3—5天。同时还对矮腥黑粉菌有一定的持续效果。每立方米用150—200克的环氧乙烷熏蒸小麦,对种子的生活力有影响,不宜用于少量引种繁殖材料的熏蒸,只能作进口小麦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4.
各地试验表明,植宝素喷施多种作物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黄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为人们所喜食。采用植宝素喷施黄瓜提高黄瓜产量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植宝素(广东省佛山市化工产品技术开发公司产品);细胞分裂素(浙江省嘉善县微生物厂产品)。二、试验作物黄瓜品种新4号。  相似文献   
5.
6.
贮藏期玉米枯萎病细菌存活情况的研究表明,病菌存活期的长短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玉米在安全水分范围内,温度越高对病菌生存越不利,低温则有利于病菌较长期存活.贮藏过冬病菌存活期206—248天,过夏病菌只存活104—112天。当积温在2.000—3000日度,玉米含水量在安全水分范围内,贮藏期玉米枯萎病细菌达到无菌安全出库的各项指标为:低温期(8—15℃)200—250天,中低温期(15—20℃)150—200天,中高温期(20一25℃)100—150天,高温期(25℃以上)100天。  相似文献   
7.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ruinia stewartii(E.FSm.)Dye是我国尚无发现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是玉米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防止此病传入,粮食部门曾采用干热灭菌办法,但存在杀菌效果不彻底,玉米品质下降,成本高等缺点,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贮藏期灭菌技术的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繁玉米茎腐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南繁基地玉米茎腐病发生普遍,损失率达20.8%—42.7%,造成减产的原因是千粒重下降,籽粒出产率降低。该病害流行与玉米生育期、品种抗病性、降雨量和施肥水平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进口小麦中,常常发现有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为防止病害的传入,保护我国农业生产,以往曾有过干热灭菌措施,但由于该措施灭菌温度和时间都未能达到预定要求,为此进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致死温度试验,并协同北京、天津灭菌试验组对烘干机处理病麦灭菌效果检定。  相似文献   
10.
柑桔黄龙病是广东、广西和福建省主要柑桔产区的严重病害。近几年来在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中,广大果农和农业科学工作者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试验研究成果,掌握了以枝梢、叶片的形状、色泽等症状,作为区分病树和健树标准的柑桔黄龙病识别方法,但这种方法常常不易与缺素症树区分开来。根据当前柑桔生产和植物检疫工作的迫切要求,首先必须解决柑桔黄龙病准确可靠的鉴别和检验方法,以便控制病苗、病接穗的调运,和压缩其为害。 1963年我们在广西僮族自治区柳州市果树园艺场,进行了柑桔黄龙病有关症状的观察研究,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